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2:56:00

大班综合教学活动:乐音和噪音

<p>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受噪音和乐音的区别,知道噪音的危害。</p><p>2、培养幼儿的听觉感受能力和比较能力。</p><p>3、激发幼儿创造宁静环境的愿望,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p><p>活动重点:区别噪音和乐音,知道噪音的危害。</p><p>难点:培养幼儿的听觉感受能力和比较能力。</p><p>环境创设:录有乐音和噪音的磁带、打击乐器、图片。</p><p>活动流程:(感受乐音和噪音)→(区别乐音和噪音)→(敲敲打打)→(创造安静的环境)→(延伸)</p><p>活动过程:一、感受乐音和噪音,引起兴趣。</p><p>1、幼儿从外面走进教室,教室里播放优美的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p><p>2、音乐停。提问:直接问进来的时候听到什么?为什么听了之后你们会笑眯眯的?(幼儿回答:好听。)优美的音乐让我们感到舒服,想不想再听一听?</p><p>3、继续播放音乐。突然音乐停,录音机里发出难听的拖拉桌子的声音。</p><p>提问:听得好好的,你们为什么把耳朵捂起来?</p><p>你们觉得哪一种声音好听,为什么?</p><p>4、小结:原来有的声音让人听了觉得舒服,也有的声音让人听了很难受。</p><p>二、区别噪音和乐音</p><p>1、老师这里还有许多不同的声音,请你听一听,辨一辨哪些声音是噪音?哪些声音是乐音?可以用动作来表示。</p><p>2、听到了哪些声音?</p><p>3、喜欢那些声音,不喜欢哪些声音?为什么?</p><p>4、小结:我发现小朋友听到动听、悦耳的声音时,都是笑眯眯的,并做出优美的动作,这些声音称为乐音,还有一些不好听的声音小朋友听到时都皱起了眉头,这些声音称为噪音,而不是乐音。</p><p>三、敲敲打打,感受声音给我们的不同感受。</p><p>1、老师这里有许多打击乐器,你们觉得打击乐器会发出乐音还是噪音?</p><p>2、请幼儿自己试一试,并把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录下来,放给幼儿听,是乐音还是噪音?你们快来听一听,刚才你们的小乐器到底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p><p>3、怎样才能让打击乐器发出乐音?(幼儿一起演奏《小鸡小鸭》)</p><p>听后提问:现在你们觉得是乐音还是噪音?为什么?</p><p>4、小结:原来同样是打击乐器,大家乱敲乱摇就会发出噪音,大家一起演奏</p><p>就会发出乐音。</p><p>四、创造安静的环境:</p><p>1、在生活中你听到过哪些噪音和乐音?</p><p>2、噪音这么难听,我们都不喜欢噪音,现在请幼儿去找一找,哪些地方特别需要安静?</p><p>3、你们找到了什么地方需要特别安静,为什么?</p><p>4、如果有些人在医院、寝室里大声讲话,发出噪音,那么你该怎么样?</p><p>五、延伸</p><p>幼儿一起制作静音标志。</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班综合教学活动:乐音和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