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p>教学目标:</p><p>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成比例。</p><p>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p><p>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p><p>学法引导:</p><p>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试算,探究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性质。</p><p>教学重点:</p><p>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p><p>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p><p>教学步骤:</p><p>一、铺垫孕伏</p><p>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数学课上有很多有趣的问题等你来解决,希望大家努力。我们首先来解决两个问题。</p><p>(一)(出示):1、王艳在文具店里用15元买了3本练习本,李丽用25元买了5本,谁买的本子便宜些?</p><p>(二)反馈:(1)谁买的本子便宜些?能简单地说说你的理由。</p><p>(2)还有别的方法吗?</p><p>(3)这两个比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将它们连起来?为什么?</p><p>(三)(出示):2、3月10日下午2点,学校8米高的旗杆影子长5米,旁边一棵高120厘米的香樟树影子长75厘米,说出旗杆和香樟树与各自影长的比。(8:5、120:75)</p><p>这两个比能用一个等号连接起来吗?为什么?</p><p>二、探究新知。</p><p>(一)比例的意义。</p><p>1、老师:像15:3=25:5;8:5=120:75这两个式子,我们给它起了个新名字—∪例。那么你能说说什么是比例吗?</p><p>2、得出结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p><p>3、完成“做一做”。</p><p>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见书上“做一做)</p><p>4、试一试,5:81:5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你能想出一个办法给5:8找个朋友组成比例吗?</p><p>5、反馈:(1)你给5:8找的朋友是(),组成的比例是(),向大家介绍你用了什么方法找到的。</p><p>(2)想一想,能与5:8组成比例的朋友能找几个?你认为这无数个朋友有什么共同特点?</p><p>6、师生小结:如果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最关键是看什么?</p><p>(二)比例的基本性质。</p><p>1、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p><p>(1)自学课本。</p><p>前几节课上,我们已经知道</p><p>,比中两个数分别叫做比的前项和后项。今天学习的比例中的四个数也有新名字,想知道吗?请看课本第二页是怎样给它们取名的。</p><p>(2)反馈:让学生看下面这些比例,说出它的外项和内项各是多少。</p><p>45:27=10:66:10=9:15</p><p>:=6:406:02=:</p><p>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