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2:54:32

大班数学教案:谁是猜拳高手

<p>一、设计思路</p><p>1、活动来源——真实生活情境</p><p>大班幼儿好胜心强,喜欢竞赛性游戏,但常会为了赢输而起争执,原因之一是统计方法不合理,记不清输赢。本次活动通过“谁是猜拳高手”的游戏,让幼儿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探索统计方法,既满足他们的游戏需求,又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p><p>2、活动定位——概括提升原有经验</p><p>梳理、归纳、概括是集体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本活动以经验呈现——概括提升——巩固运用为主线,通过实践操作和交流分享引导幼儿主动建构经验,感受统计的重要和有趣。</p><p>3、教材价值——培养统计意识,发展数学思维</p><p>统计是探究性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包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本活动不仅发展幼儿的计数、比较数量等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辩析的过程中学习统计记录的方法,有助于培养统计意识,形成科学的思维能力。</p><p>二、活动目标</p><p>1、在游戏情境中萌发对统计的兴趣,感知统计的作用。</p><p>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通过数量比较判断输赢。知道收集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数据,在经验分享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p><p>三、活动准备</p><p>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竞赛性游戏的经验</p><p>材料准备:实物投影仪、黑板、记录纸、笔等</p><p>四、活动过程</p><p>主要环节活动设计设计意图</p><p>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取队名,营造气氛</p><p>“我们要在男孩和女孩之间举行一次猜拳比赛,先为自己队取个名字。”</p><p>2、猜输赢,激发兴趣</p><p>3、想办法,引出比赛</p><p>“两队都有希望获胜,到底谁能赢只有比一比才知道,你认为应该怎样比呢?”(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设想比赛方法:如男女对抗,赢的人数多的队获胜;组内选拔,选派获胜次数多的人参加总决赛等)从幼儿喜欢的游戏入手,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p><p>二、经验呈现,概括提升1、第一轮游戏,运用自己的方法统计(游戏方法:男女对抗)=1*GB3①二人游戏</p><p>②集体交流</p><p>交流游戏结果并引出统计方法</p><p>“你和谁比?赢了几次,你是怎么记住的?”</p><p>③小结</p><p>肯定幼儿的方法,知道在数据少的情况下,可以用简单方法统计。</p><p>2、第二轮游戏,尝试运用记录的方法统计</p><p>为失利的队鼓劲,引出第二轮游戏(游戏方法:队内轮流比赛,每队选出一位猜拳高手,进行总决赛)</p><p>=幼儿运用原有经验统计记录</p><p>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是否明确操作要求,记录的方法,提醒幼儿及时交换玩伴。</p><p>交流记录数据的方法</p><p>幼儿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介绍记录的方法</p><p>“你和几个人玩了?你赢了几次?”</p><p>“你是用什么记号表示的?”</p><p>教师归纳概括,引入新经验</p><p>用简洁的符号记录次数,有一定的条理性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体验不同的统计方法。</p><p>从原有经验中归纳提升出新经验,有助于幼儿的主动建构。</p><p>视幼儿的经验随机调整</p><p>三、巩固运用,感受体验</p><p>1、第三轮游戏,运用新经验统计</p><p>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方法的运用,个别指导</p><p>2、交流分析统计记录</p><p>采用幼儿介绍与同伴观察两种方法交流分析记录方法。</p><p>“从记录上你能看出些什么?”</p><p>鼓励幼儿质疑,强化正确方法</p><p>“对于这些记录,你有什么意见或看不懂的地方?”</p><p>3、初步分析比赛结果,选拔每队的猜拳高手</p><p>4、总决赛,激发幼儿游戏兴趣</p><p>5、教师小结</p><p>比赛次数多的时候,记录可以帮我们的忙,记一记,数一数,比一比,就能知道比赛结果了,统计的方法真有用。分析统计记录旨在理解统计的作用与意义。</p><p>引导质疑法鼓励幼儿在辩析中主动学习。</p><p>四、延伸1、引导幼儿自主交流比赛感受。</p><p>2、迁移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运用统计方法联系生活,迁移经验。</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班数学教案:谁是猜拳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