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2:52:39

中班数学活动:分类

<p>活动产生的背景:</p><p>“分类”是数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要运用。比如:超市里物品的摆放、图书馆里的图书的摆放、家中整理房间等等都要运用到有关的分类知识。新《纲要》中指出要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并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和重要性。为了将枯燥、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浅显易懂,并能融入孩子们感兴趣的操作活动中去,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熟悉的火车为活动题材,将“为货运火车装运货物”的游戏贯穿始终。活动中,让孩子们主动探索、尝试操作,在玩、试、想、做、议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有关分类的经验。从而发展幼儿的合作、协商、操作能力,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有趣性。</p><p>活动目标:</p><p>1、鼓励幼儿尝试探索“分类装货物”的方法。</p><p>2、发展幼儿的合作、协商能力和倾听能力。</p><p>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快乐。</p><p>活动准备:</p><p>1、幼儿对火车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p><p>2、16块火车外形的底板(15块小的,1块大的),各种货物卡片,各种图形片。</p><p>3、多媒体课件。</p><p>活动过程:</p><p>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p><p>1、多媒体演示,让<BR><P></P>幼儿观察、了解火车分为客运火车和货运火车两种。</p><p>“小朋友,看,我们来到了哪儿?”</p><p>2、“五一劳动节刚过,装运货物的工人叔叔们又开始繁忙地工作了,他们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一起装运货物,你们愿意吗?”</p><p>二、操作活动。</p><p>1、幼儿分组合作,第一次尝试装运货物。(为一节车厢的火车装运货物)</p><p>(1)请幼儿观察认识各种物品,初步感性认识“分类”。</p><p>(2)请幼儿尝试装运货物,并为车厢设计标记。</p><p>活动要求:幼儿四人一组,分配角色,协商讨论选出小组负责人及操作结果汇报员。(要求每组幼儿全部完成任务,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p><p>(3)汇报操作结果。</p><p>2、第二次尝试装运货物。(为两、三节车厢的火车装运货物)</p><p>(1)幼儿尝试装运货物,并为每节车厢设计标记。</p><p>活动要求:首先完成两节车厢的操作任务,在验货认可之后将列车放回货场后方能操作三节车厢的操作。</p><p>(两节车厢的操作是满足能力中等幼儿的需求,三节车厢的操作是为能力强的幼儿提供提高能力机会。)</p><p>(2)请个别幼儿讲一讲:你们是怎样摆放的?</p><p>3、幼儿集体合作装运货物。(将具体的实物操作卡片换成抽象的图形卡片)</p><p>(1)出示一列大火车。</p><p>“现在,我们要把这些木材分别运送给三位客人。一位是南京的客人,他要红色的木材;一位是北京的客人,他要圆形的木材;还有一位是新疆的客人,他要的是大的木材。请你们想一想,该怎样摆放这些木材?”</p><p>(2)请幼儿自己检验“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p><p>三、活动延伸。</p><p>1、小结集体操作情况,发现交集分类的现象,为下次活动打基础。</p><p>2、幼儿开着火车出活动室,结束活动。</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班数学活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