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2:52:05

0—3岁亲子学苑的管理与研究 —幼儿园小班亲子活动方案

<P>一、加强师资及队伍建设与管理<BR>1、选择教师的基本条件 :<BR>(1)有爱心、耐心、师德高尚(25—40岁之间)<BR>(2)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BR>(3)具有一定的学历层次和相应的教师职称<BR>2、建立多种培训管理机制<BR>(1)制定自培工作与实施<BR>(2)实施对亲子学苑教师的上岗培训管理制度。<BR>(3)完善对在职指导教师的不断提升的培训与管理<BR>(4)开展阶段性的反思与总结<BR>3、合理安排任用教师<BR>(1)有利于教师能进一步了解不同家长以及不同家庭的需求。<BR>(2)能更好地把握婴幼儿、家长与教师建立的良好感情。<BR>(3)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和特长。<BR>4、建立实施指导教师考核制度<BR>(1)教师在亲子学苑工作的实际指导时间。<BR>(2)家长和婴幼儿在亲子学苑的继续参加的百分比。<BR>(3)家长活动后的反馈意见。<BR>(4)教师每一次设计活动方案创新,环境以及教玩具的准备。<BR>(5)指导家长观察记录情况。<BR>(6)每次亲子活动婴幼儿出席的人数、教师对幼儿个案记录情况。<BR>(7)家长参与设计亲子活动的积极性、创意性以及撰写的体会情况。<BR></P> <P>二、指导目标和内容制定与管理<BR> 选择恰当的指导内容是保证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具有实施的关键。<BR> 编制了(6至36个月乳婴儿身心发展大纲)<BR>身心发展的十个方面包括:<BR>大动作、精细动作、视觉动作、语言能力、协调能力、兴趣、情绪、社会性、注意力、认知识。<BR></P> <P>三、指导方法<BR>1、亲子活动游戏法<BR>2、游戏观察法<BR>3、个案分析法<BR>4、电话访谈法<BR>5、角色扮演法<BR>6、专家讲座<BR>7、多媒体<BR>8、案例<BR></P> <P>四、活动方案设置<BR>1、营养课程<BR>2、动作发展课程<BR>3、适应周围环境课程<BR>4、能力与行为课程<BR>5、语言发展课程<BR></P> <P>五、后勤保障制度<BR>1、创设适合婴幼儿发展的环境<BR>2、经费使用制度<BR>3、设施与设备的配置制度<BR>4、卫生保健制度<BR>5、膳食管理制度<BR></P> <P>六、班级和人员的安排<BR>婴儿(一)班(4—8个月)<BR>婴儿(二)班(9—12个月) } 婴儿 :不会走——会走<BR>幼儿(三)班(13—18个月)<BR>幼儿(四)班(19—24个月)又可以分(13—15个月、16—24个月) }刚会走——走好<BR>幼儿(四)班(25—36个月)<BR></P> <P>七、招生工作与管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0—3岁亲子学苑的管理与研究 —幼儿园小班亲子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