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形式 —幼儿园小班亲子活动方案
<p>八种亲子教育的指导形式:<BR>(1)亲子活动游戏法:讲解目的、方法——家长指导宝宝游戏——教师观察。<BR></p> <p>活动中强调:<BR>A、创设丰富的活动:满足婴幼儿不同的兴趣。如:在活动中让宝宝利用各种纸盒、奶罐、易拉罐、碗进行垒高游戏。<BR>B、同一活动内容不同玩具:满足婴幼儿不同层次的发展水平。如:发展宝宝走的活动中,可以采用以下形式:推着球走、拉着呼啦圈走、用玩具引导宝宝走、借助楼梯来锻炼走。<BR>C、采用个性化教育和个别化指导方法<BR>如:家长和宝宝一起玩的时候用语言或者故事来引导宝宝进行游戏,并不是包办代替。<BR>如:活动《洗澡》。可以采用吹塑纸制作娃娃,用浆糊把娃娃弄脏,让宝宝们擦洗娃娃,并将娃娃擦干净。<BR>如:语言活动由家长和宝宝自己选一个故事内容并扮演其中的角色,再选用相应的道具,然后自选一个场地表演故事。<BR>如:活动名称《五彩串》(19—27个月)<BR></p> <p>活动目标:<BR>1、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2、促进家长与幼儿的亲子情感。<BR>活动材料:吸管、小木棍、塑料弯棒、软电线、绳子。<BR>雪花片、各种珠子、纽扣、餐巾纸小桶。<BR>(2)游戏观察法<BR>当婴幼儿在自然状态下游戏活动时,成人不加任何干预,只是观察记录婴幼儿的各种表现。记录的内容有:对游戏的兴趣、游戏的态度、持续的时间、使用哪些玩具等。<BR>(3)个案分析法<BR> 教师指导家长为婴幼儿建立个个案,以更好地进行个性化、个别化了解。<BR>(4)电话访谈法<BR> 内容有 :询问宝宝在家情况、上周在作业在家的延伸活动表现、进展如何、解答家长的疑难问题、告诉家长下周的内容有哪些等。<BR>(5)角色扮演法<BR>定期地举办角色扮演表演活动,激发家长开展亲子活动游戏的激情,丰富和挖掘亲子游戏活动的内容,提高了家长自编亲子游戏的能力,也积累了大量的亲子游戏素材。<BR>(6)专家讲座和讲座咨询<BR>组织专家讲演团和定期开放咨询日,帮助家长解决实际教育中的疑点和疑难问题。<BR>(7)多媒体辅助法<BR>(8)案例辨析法</p> <p>补充:幼儿园还开展了一新的知道方法,对0—3岁婴幼儿进行送教上门活动。活动须知:自带拖鞋、进门洗手、换上工作服、做按摩操、视听玩具、俯卧训练、侧翻。</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