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老鼠和狮子 —幼儿园大班综合教案
<p>设计意图:<BR>我们班的孩子听力有时真让人感到惊讶,平时听到录音机里放的音乐,大伙儿都会自言自语的相互讨论说:“这个是XX乐器的声音”“这个声音像XX”等等,偶尔也会跟着音乐手舞足蹈起来,节奏感相当不错。传统的节奏活动,多是教师根据既有的节奏谱,准备相应的乐器,教孩子打节奏,为此,我设计这节课,把这些活动都交给孩子们,让他们自主探索,找出适合各种小动物的伴奏乐器,教师灵活,有效的引导来提高幼儿的演奏技巧,让孩子们再次享受到节奏活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并对乐器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BR>活动目标:<BR>1、感受乐曲的风格,激发幼儿配乐的兴趣。<BR>2、培养幼儿自主探索意识,选择适当的乐器为动物伴奏<BR>活动准备:<BR>1、课件《小老鼠和大狮子》<BR>2、乐器:双响筒、小铃、圆舞板、沙球等若干<BR>活动过程:<BR>一、导入部分<BR>1、听双响筒节奏带幼儿进活动室<BR>师:“让我们踩着乐器的节奏出发吧。”(幼儿坐到位置上)“刚才老师用了什么乐器?”“以前你们还见过那些乐器?”<BR>2、玩听声音猜乐器的游戏<BR>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听声音猜乐器的游戏,好吗?”<BR>“听,这是什么?”(幼儿想象)<BR>3、复习《欢迎曲》<BR>(1)这些乐器你们都会玩吗?<BR>(2)幼儿选一样自己喜欢的乐器。<BR>(3)师生齐奏《欢迎曲》<BR>二、基本部分<BR>1、看动画片,了解故事内容<BR>师:“小朋友你们演奏的真棒,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请你们看动画片。”<BR>(1)播发课件《小老鼠和大狮子》幼儿边观看,教师边提问:<BR>师:“看,这是哪儿?(大森林)<BR>“森林里住着谁?(马、鸟)”<BR>“还有谁?(大狮子)<BR>“它怎么走路的?谁来学一学”。<BR>“看,它在干什么?”(大吼)请一位幼儿学一学。<BR>“这么可怕的狮子,小动物听了会怎样?”<BR>(幼儿猜测)“都吓跑了。”<BR>(2)继续看课件,提问;“狮子会一直这样神气吗?<BR>“它怎么了”(被网网住了)<BR>“小动物会来救它吗?(幼儿猜测)<BR>”哦,一群勇敢的小老鼠跑来救它的,它们怎么救的?(把网咬破了)<BR>2、根据小动物特点选乐器<BR>(1)听故事录音<BR>师:“老师把这个动画片编成了故事,想听吗/<BR>(2)为小动物选乐器<BR>师:“小动物想请你们为它们配乐呢!你们愿意吗?<BR>大狮子用鼓和钹来演奏<BR>小鸟用小铃来演奏<BR>小马用双响筒来演奏<BR>小鸭用圆舞板来演奏<BR>小老鼠用沙球来演奏<BR>(3)看大屏幕一起练习演奏<BR>大狮子(鼓)XXXX<BR>(钹)XXXX<BR>小鸟(小铃)X<BR>小马(双响筒)XXXXXX<BR>小鸭(圆舞板)XXXX<BR>小老鼠(沙球)XXXXXXXX<BR>(4)听故事为小动物配乐<BR>幼儿演奏,教师指挥<BR>3、请几名幼儿表演小动物,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BR>演奏完毕,评选最佳小演员和最佳小乐手。<BR>三、结束部分<BR>师:“这节课,老师对你们的表现非常满意,听听小动物要对我们说什么?<BR>放录音。<BR>师:“老师也希望你们好好学本领,成为真正的演员或演奏家,好吗?我们跟小动物再见吧!”<BR>听音乐走出活动室</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