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虫虫(小班综合)—幼儿园小班综合教案
<p>活动名称:可爱的虫虫(小班)<BR><BR>活动目的:<BR><BR>1、跟着示范做手工;<BR><BR>2、锻炼观察力;<BR><BR>3、锻炼小肌肉的活动能力;<BR><BR>活动准备:<BR><BR>1、成长过程示意图、毛毛虫的图片;<BR><BR>2、旧杂志纸、橡皮筋、纸制的虫虫眼睛、双面胶 ;<BR><BR>3、幼儿自备旧长袜;<BR><BR>4、自制手工蝴蝶、青草、毛毛虫各一个;<BR><BR>5、铃鼓、“美丽的春天”音乐及录音机;<BR><BR>活动过程:<BR><BR>1、音乐游戏:“美丽的春天”(幼儿一周前学会的音乐表演唱游戏)<BR><BR>教师说:美丽的春天到了,蝴蝶、蜜蜂、小鸟都飞出来玩了,小朋友和它们一起玩吧!(幼儿边唱歌曲“美丽的春天”边随音乐自由表演)。<BR><BR>表演结束时,一只蝴蝶飞来落到老师的头上,老师问:“是谁落到我的头上了?”<BR><BR>幼儿回答:“是蝴蝶!”<BR><BR>这时蝴蝶又飞到一位小朋友头上,老师问:“蝴蝶又飞到谁的头上了?”<BR><BR>李洋小朋友急切地回答:“在李成武头上!”<BR><BR>小朋友很兴奋,眼睛一直追随着蝴蝶,有的幼儿已经准备去抓蝴蝶了。<BR><BR>这时,蝴蝶由老师指引飞到了蝴蝶示意图上;<BR><BR>老师一边示意幼儿安静一边轻声说:“小朋友轻点声音,别让蝴蝶飞走了。”<BR><BR>小朋友们一下子静了下来,用眼睛紧紧盯着蝴蝶生怕它飞走了。<BR><BR>老师轻声问:“哪位小朋友知道蝴蝶小时候是什么样的?<BR><BR>(活动前老师让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查找有关蝴蝶成长过程的书籍及图片或上网查寻相关信息)<BR><BR>张文博说:“蝴蝶小时侯是毛毛虫,毛毛虫小时候是一颗卵!”<BR><BR>老师紧接着问:“卵是怎么变成毛毛虫的?”<BR><BR>吕瑞锋说:“毛毛虫是从卵里爬出来的!”<BR><BR>老师说:“他们俩说得很好!”同时,打开蝴蝶成长示意图,又说:“蝴蝶的卵经过一段时间后,从卵里爬出一只小毛毛虫,小毛毛虫先将卵壳吃掉,然后吃树叶慢慢长大,最后它变成蛹—蝴蝶从蛹里爬出来。”<BR><BR>“小朋友,我们来玩毛毛虫的游戏吧!(前一天,老师组织孩子们玩过这个游戏)”<BR><BR>2、“可爱的毛毛虫”游戏:<BR><BR>老师手持铃鼓,幼儿五人一组双手搭在前一个小朋友的肩上蹲下,老师击鼓为幼儿伴奏,幼儿边说儿歌一边蹲着往前走。<BR><BR>儿歌:毛毛虫,毛毛虫,<BR><BR>想要出门找小虫,<BR><BR>遇到朋友说它聋,<BR><BR>骨碌骨碌滚下来; <BR><BR>幼儿说到最后一句时,各自在地上滚。<BR><BR>这时,树叶模型跑了出来说:“哎呀!太热闹了我也想来参加你们的游戏可以吗?”<BR><BR>小朋友说:“欢迎你小草!”<BR><BR>小草又说:“我还有一位很要好的朋友,你们看看它是谁?”<BR><BR>一只手工制作的毛毛虫,出现在小朋友面前。<BR><BR>小朋友一起说道:“是毛毛虫!”<BR><BR>毛毛虫说:“大家好!我是毛毛虫。”<BR><BR>毛毛虫挨个问小朋友好,并表示友好地握手。<BR><BR>小朋友也争着与毛毛虫握手问好:“你好,毛毛虫!“<BR><BR>毛毛虫说:“哎呀!这么多的小朋友我问候不过来了!我太想和每一位小朋友都成为好朋友了!老师你快给我想个办法吧!”<BR><BR>老师说:“小朋友你们有好办法吗?”<BR><BR>赵朋说:“它是做的,我做一个我就有毛毛虫朋友了。”<BR><BR>老师说:“恩,办法不错,那我们每人做一只毛毛虫朋友吧!”<BR><BR>老师问:“这只毛毛虫主要是拿什么做的身体?”<BR><BR>小朋友仔细看过后说:“是袜子,我也有袜子!”<BR><BR>老师又问:“眼睛呢?”<BR><BR>“是画的,贴上去的。”<BR><BR>老师问:“怎样使毛毛虫的身体鼓起来?”<BR><BR>孙洋小朋友说:“里面塞棉花!我的枕头就是塞的棉花!<BR><BR>老师说:“主义很好,可我们现在没有棉花怎么办?”<BR><BR>一阵沉默,老师说:“我们来看看这只毛毛虫里面是什么?”<BR><BR>原来,里面是纸团。李照贺说:“我也会“做”纸团!“<BR><BR>老师说:“好,我们一起来团纸团!一起做毛毛虫吧!”<BR><BR>大家越越欲试。用眼睛认真看着老师示范制作毛毛虫的每一个步:1、团纸团;<BR><BR>2、将纸团一个一个塞入袜子里;<BR><BR>3、塞满后用皮筋扎住尾部;<BR><BR>4、用皮筋扎出毛毛虫一节一节的效果;<BR><BR>5、贴上事先画好的眼睛。<BR><BR>毛毛虫制作完毕。<BR><BR>老师说:“我的毛毛虫长得什么样?”(老师引导幼儿说毛毛虫的特征)<BR><BR>张月莹说:“它的身子是绿色的。”<BR><BR>万一明说:“它有一双大眼睛。”<BR><BR>林立说:“它的身体是一节一节的。”<BR><BR>幼儿制作并分组指导。<BR><BR>教学效果:<BR><BR>1、能力强的幼儿自己画眼睛,甚至可以剪下来贴上;<BR><BR>2、能力弱的幼儿用事先准备好的眼睛,有的需要老师帮助扎皮筋。<BR><BR>孩子们兴致很高,制作过程很认真,体验到了自己动手做手工的乐趣,并锻炼了小肌肉的活动能力和认真做事的态度。<BR></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