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印画“小鸡”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P>活动目标: <BR>1、引导幼儿尝试用积木、颜料以及勾线笔等材料工具探索小鸡的各种动态。 <BR>2、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P> <P>活动准备: <BR>颜料(黄色加点橘黄)、积木两块(一大一小)、勾线笔、抹布、范画(小鸡的各种动态)、磁铁若干、“小鸡、小鸡在哪里”音乐磁带 <BR>操作纸每人两张(供前后两次操作)、颜料、积木、勾线笔、抹布、展板。活动过程: </P> <P>1、引入主题,激发探索欲望。 <BR>*师:“我们上次用积木在颜料盘里亲了亲,在纸上变出了什么来了呀?”引导回忆出以前印过的如:泡泡、皮球等。 <BR>*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一个新本领,用积木去亲亲颜料在纸上变出小鸡来。那小鸡长着什么样子啊?”启发幼儿说说。 <BR>*师小结:小鸡长着圆圆的头、圆圆的身体,头上有眼睛、尖尖的嘴巴,身上长着黄黄的毛,身体下面还有两只小脚。 <BR>*师:“你们来看,今天老师帮宝宝准备了哪些材料来变小鸡呢!”教师一一出示材料:颜料、积木、勾线笔,一块小抹布,请幼儿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P> <P>2、交代要求,明确操作规范。 <BR>提出要求:下面我们来试一试,变出小鸡来,手脏了用抹布擦一擦。小朋友两个人一张桌子。 </P> <P>3、幼儿第一次尝试操作。 <BR>教师全面观察,选取成功作品,展示出来。 </P> <P>4、幼儿示范,教师讲解。 <BR>师:“这个宝宝真能干,你的小鸡是怎么变出来的?请你上来变一变。”*引导幼儿观察,鼓励个别幼儿用自己探索的方法,示范小鸡的作画过程,教师及时用语言提示帮助幼儿介绍作画的方法。 <BR>*师小结:“噢!原来小鸡是这么变出来的!用小圆印小鸡的头,用大圆印小鸡的身体。头是长在身体上的,两个圆是紧紧地靠在一起的。再用勾线笔画小鸡的眼睛、嘴巴、小脚。” <BR>*师:这只小鸡在干什么呢? <BR>*师:小鸡还会干什么呢? </P> <P>5、出示范例,引导欣赏。 <BR>师:“叽叽叽,这里又来了一群小鸡,看!它们在干什么?”请幼儿回答他看到的小鸡在干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提醒幼儿看小鸡走路、吃虫时的头和嘴巴是什么样子的。说完后,带领幼儿来学小鸡走路、吃虫、说悄悄话等动作。</P> <P>6、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 <BR>*师:“宝宝也来变许多小鸡,变在走路、变在吃虫的小鸡……好吗?” *师巡回指导、观察。 </P> <P>7、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分享、交流操作成果。 <BR>*师:“你喜欢哪一幅作品?最喜欢哪一只小鸡?哪里可爱?”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方法,并引导幼儿交流内心的感受,帮助幼儿肯定自己、欣赏同伴……*师:“我们一起来和小鸡做个游戏吧!”(师幼一起在“小鸡、小鸡在哪里”音乐下,边唱边做各种动作。</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