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罗嗦(大班音乐)—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p>宁波市第一幼儿园 王旭臣</p> <p> </p> <p><STRONG>设计意图:</STRONG></p> <p> 《快乐的罗嗦》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欢快、活泼的云南民间舞曲。是幼儿所喜爱的 。新《纲要》中提到: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p> <p> 那么,怎样在本活动中体现新《纲要》的精神,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演奏乐曲呢?在此活动中,我以幼儿最喜欢的动物为题材,编成简单的故事导入教学,并将乐句分解,与故事中动物的特征相匹配,在这基础上,让幼儿扮演小动物并自由创编表演动作,结合形象、生动的图谱,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乐曲的节奏,再请幼儿将动物与乐器相匹配,这样的做法使幼儿能轻易地感受曲子中不同乐句的强弱变化,较快地感受、理解乐曲。</p> <p> </p> <p><STRONG>重点:</STRONG>运用舞蹈动作和观看图谱来表现乐曲及演奏乐曲。</p> <p> </p> <p><STRONG>难点:</STRONG>有节奏的创编舞蹈动作。</p> <p> </p> <p><STRONG>难点解决:</STRONG>学习看图谱及教师的身势动作。</p> <p> </p> <p><STRONG>目标:<BR></STRONG>1、学习节奏乐《快乐的罗嗦》,感受、表现乐曲欢乐、活泼的情绪,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BR>2、运用舞蹈动作和观看图谱来表现乐曲及演奏方式。进一步学习看图谱演奏。</p> <p> </p> <p><STRONG>工具与材料:</STRONG></p> <p>1、图片、图谱,幼儿使用的胸饰:小兔、小马、小青蛙、小羊若干,狮子一个。<BR>2、录音机、录有《快乐的罗嗦》的磁带。<BR>3、打击乐器:小铃、铃鼓、圆舞板、双响梆子、鼓、钹、洗衣板等。</p> <p> </p> <p><STRONG>活动过程:</STRONG><BR>一、欣赏故事及乐曲。<BR>提问:小动物们演奏的这首曲子,曲名叫什么?你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BR>二、动作与节奏相匹配。<BR>1、 出示图片,听音乐,请幼儿随音乐自由做小动物的动作,并在教师的帮助下确定节奏型。<BR>2、幼儿自由选择,教师指挥,幼儿完整表演动作。(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佩带胸饰坐到该位置上。)</p> <p>教师: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完整跳舞吧,那么怎么跳呢?请看图谱吧。(出示图谱)<BR>(1)幼儿看图谱跟随音乐完整表演动作。<BR>(2)教师用身体动作指挥幼儿完整表演动作。</p> <p>三、乐器与动物相匹配。<BR> 教师:小动物们,我们要开始演奏了,我们来请一些乐器做朋友,请你们找一件适合你们的乐器吧。<BR> 1、小白兔,跳跳跳,可以用什么乐器来表现?为什么?<BR> 2、小马,的笃的笃用什么乐器好?<BR> 3、小羊“咩——”地叫着,可以用什么乐器?<BR> 4、小青蛙,呱呱呱,用什么乐器表现?</p> <p>四、幼儿选择乐器,尝试演奏乐曲《快乐的罗嗦》。<BR> 1、分句练习。<BR> 2、跟随音乐教师指挥,幼儿完整演奏。<BR> 3、累加乐器钹、鼓完整演奏。<BR> 4、艺术活动的高潮表现:尝试部分幼儿演奏,部分幼儿跳舞的综合艺术活动。</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