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案:老鼠画猫—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p><STRONG>活动目标 <BR></STRONG>1、能自然、轻快地演唱歌曲,掌握滑音的唱法。 <BR>2、初步学习说唱形式的演唱方法,活动中会控制自己的歌声。 <BR>3、能大胆运用表情、动作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 </P> <P><STRONG>活动准备 <BR></STRONG>《老鼠画猫》歌曲音乐、图谱一张。 </P> <P><STRONG>活动过程 </STRONG></P> <P><STRONG>一、谈话引入 <BR></STRONG>1、师:小朋友们见过老鼠吗?老鼠是什么样子的?见过猫吗?猫又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来听一听歌曲里的猫是什么样的。 <BR>2、教师合着伴奏完整范唱一遍。 </P> <P><STRONG>二、学唱歌曲 <BR></STRONG>1、出示图谱,帮助理解歌词。 <BR>师:小老鼠画了一只什么样的猫? <BR>2、引导幼儿看图谱演唱歌曲。 <BR>3、幼儿听音乐找歌曲里的滑音,用标记符号在图谱上标出滑音的位置,学唱滑音。 <BR>4、出示反复记号,合着钢琴伴奏完整演唱。 </P> <P><STRONG>三、用歌表演形式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风格</STRONG> <BR>师:我们也来当当小老鼠,一边唱一边跳起来,要把小老鼠得意、高兴的样子给唱出来、表现出来,行吗? </P> <P><STRONG>四、活动结束 <BR></STRONG>听音乐,边表演边走出活动室。 </P> <P><STRONG>核心理念:童趣 <BR></STRONG>杭州市安吉路幼儿园蔡伟玲刘甜甜 </P> <P>歌曲内容富有童趣,幼儿爱唱、喜欢唱。《老鼠画猫》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通俗易懂、充满童趣的儿童歌曲。歌曲中的“老鼠”和“猫”是幼儿所熟知的,与传统印象中的猫抓老鼠不同,歌曲中的老鼠变成了得意洋洋、高高在上的“王者”,而猫却变成了眼睛小、爪子少、胡子翘、永远也抓不着老鼠的“弱者”,这对于爱看《猫和老鼠》动画片的孩子们来说,是相当有趣的。选择这个活动除了考虑到动物形象贴近幼儿生活外,歌曲的曲调、歌词的趣味性和游戏性都较强,这些恰恰迎合了幼儿活泼、天真,同时又性格各异的特点。幼儿能够从这首歌中体验到小老鼠那种实现愿望的得意与滑稽。 </P> <P>图谱设计富有童趣,幼儿爱看、喜欢看。这首歌的特点是:形象性强,有情有物;童趣性强,活泼轻快。教师根据大班幼儿的心理和视觉特点,设计了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和天真烂漫儿童味的一组图谱。例如老鼠的形象是一个肥头大耳、圆眼炬亮的侧面图,猫的形象则是一个小嘴小脑袋、一脸傻气的正面图。这样一组图谱,直观地帮助幼儿理解了这是一只眼睛小、爪子少、胡子翘、永远也抓不着老鼠的“猫”。富有童趣的图谱不仅解决了幼儿学习歌词的难度,而且还让www.chinajiaoan.cn幼儿明确了角色,启发了联想,为下一步的活动做好了准备。 </P> <P>动作设计富有童趣,幼儿爱学、理解快。在本次活动目标中还有对滑音的掌握,但滑音这一专业术语难以让幼儿理解和记忆。怎样让幼儿学习和掌握滑音呢?教师事先了解到大多幼儿有玩过滑板的经验,于是就先从声音上作引导:猫再也抓不到老鼠了,小老鼠很得意,得意得就像踩着滑板,“so——”地滑出去了。“so——”这一声音比喻,既形象又富有趣味地表现了滑音里音调的变化;玩滑板时双脚会向着同一方向滑出,我们就用双臂滑指右上方的动作表示滑出去的动作。拟声和动作的结合,使得幼儿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BR>教师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然后从童趣出发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幼儿就成为了音乐活动的主人。</P></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