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老鼠和猫—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p>“动物王国”是我们本学期进行的主题活动之一。在进行这一主题教学时,孩子们谈得最多的是动画片,兴致一来,手舞足蹈的孩子们一会儿模仿唐老鸭和米老鼠,一会儿模仿懒惰的加菲猫,一会儿又学着蓝猫和淘气……而碰到没有对白的动画片,他们会情不自禁地用语言表现着、模仿着,为片中的角色配音。看到孩子们如此兴奋,联想到无对白的动画片“猫和老鼠”,看画面创编角色对白的系列语言活动在我的脑海里诞生了。 </p> <p>活动目标:<BR>1. 感受动画片的幽默与诙谐,乐于倾听同伴的讲述。 <BR>2. 尝试看动画与同伴合作为角色动态创编语言。 <BR>3. 大胆想象并用连贯的语言表述。 </p> <p>活动准备: <BR>1.材料准备: <BR>(1)制作后的《猫和老鼠》动画碟片、(节选动画片的一个片段,分割成多个画面重复播放) <BR>(2)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动画制作输入多台电脑)。 <BR>(3)角色道具。 </p> <p>2.知识经验准备: <BR>(1)幼儿对动画情节有一定的了解。 <BR>(2)幼儿有为动画片配音的经验。 </p> <p>3.环境准备: <BR>(1)动物王国系列图片展版。 <BR>(2)小小影视角(供幼儿自由欣赏动画片)。<BR> </p> <p>活动过程: <BR>一.观看动画片段激发配音欲望 <BR>1.语言导入。 <BR>师:又到了看动画片的时间了,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部没有对白的动画片,想一起来看看吗?集体欣赏动画片段。 <BR>2. 引入活动主题。 </p> <p>师:刚才看动画片的时候,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的小嘴都在“咕噜、咕噜”的,是在给动画片配音对吗?都想试试吗?那就找几个小伙伴打开电脑,看着画面一起试吧。 </p> <p>二、分组尝试配音 <BR>1.幼儿分组初步尝试创编角色语言。 <BR>2.教师巡回指导,肯定幼儿的创意。 </p> <p>三、分节探究 <BR>1. 组织幼儿分节看动画,启发幼儿大胆想象,为同一情景创编多种表述语言。 <BR>师:刚才老师听到很多精彩的角色对白,谁愿意看着画面将你想到的对白展示一下? <BR>2.评价幼儿语言表述情况并引导幼儿动脑解决配音中出现的问题。 <BR>(1) 什么时候开始说角色语言最好? <BR>(2)怎样解决画面换了,角色语言还没说完的问题?(让幼儿了解配音与画面要同步) <BR>(3)怎样让所有小朋友都能听到“我”的精彩配音?(鼓励幼儿大胆说,引导幼儿注意倾听。) <BR>(4)有的小朋友一个人为多个角色配音好辛苦,怎么办?(启发幼儿学习与同伴合作) </p> <p>四、分角色配音 <BR>1.幼儿自由组合并协商分配角色。 <BR>2.按照故事情节进行同步配音。 <BR>3、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指导,鼓励幼儿在配音时融入感情,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p> <p>五、配音展示并表演 <BR>1. 部分小组进行配音展示 <BR>师:刚才我听到几个小组都创编出了精彩的段子,愿意展示给大家听听吗?那一组愿意先来试试? <BR>2、 欣赏教师配音。幼儿自由选择角色,简单装扮后模仿角色动作。 </p> <p>六、活动结束 <BR>活动延伸: <BR>1.在“影视角”自由选择动画,创编对白及配音练习。 <BR>2.将幼儿的配音录制成磁带,与光碟同步播出,供幼儿欣赏。 <BR>3.提供成人配音经典作品给幼儿欣赏。 </p> <p>反思与分析: <BR>1.选材新颖 动画《猫和老鼠》一直是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而给无声的动画配音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所以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一定非常浓郁。 <BR>2.紧扣目标 教学形式多样即体现了集体活动,又关注了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 <BR>3.充分利用电化教学资源 多媒体这种声形并茂的教育辅助手段,它形象生动的特点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为了让孩子有个较好的配音环境,我将动画片段重新制作,输入电脑让孩子自己操作,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想说、敢说、乐于说、干扰较少的环境,同时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到孩子中,引导孩子们创编更丰富的语言,体现了师幼互动、生生互动。 <BR>4.注重分层引领 作为语言活动,重点在解决“听”“说”的问题上,考虑到孩子语言发展的差异性,创编角色语言时,对能力强的孩子侧重评价其语言能力,让其他的孩子知道努力的方向,如当某小朋友配音很精彩时,我会说“他的配音不快也不慢,当画面结速束他的配音也完成了!”“我能听出这是一只生气的猫。”对能力弱的孩子则侧重引导,通过这种引导,充分调动孩子的创编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p> <p>可能出现的问题: <BR>1.在组织活动时,对孩子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会有考虑不周的现象。</p> <p>2.活动中,可能关注活动流程多,关注孩子需要少,在教育机智方面还需加强、提高。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