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2:49:11

中班音乐活动方案设计:接妈妈—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p> <p>活动名称:《接妈妈》<BR><BR>活动目标:1、巩固本首歌曲的第一段,会按2/4拍唱歌曲的第二段。<BR><BR>2、幼儿理解歌词大意,并能边唱边自己创编一些简单的动作。<BR><BR>3、幼儿学会爱妈妈。<BR><BR>活动准备:根据歌词大意绘制的一张挂图、接妈妈歌曲、小狗头饰、钢琴<BR><BR>活动过程:<BR><BR>一、开始部分:<BR><BR>1、律动《我快乐》,幼儿跟着音乐拍手和拍肩。<BR><BR>2、老师弹琴,幼儿唱音阶(唱的同时依次轻拍头、肩、腰、胯、大腿、膝<BR><BR><BR><BR>盖、小腿、脚)<BR><BR><BR><BR>二、基本部分:<BR><BR>1、导入:上次×老师讲到宝宝去接妈妈了,可后来怎么样了呢,今天我们接着讲(老师讲根据第二段歌词改编的故事)<BR><BR>2、师:听完了故事,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宝宝是不是很爱妈妈呀?<BR><BR>幼:是<BR><BR>师:为什么呀?<BR><BR>幼:宝宝给妈妈送伞<BR><BR>师:对了,妈妈也很爱丫丫,老师也很喜欢像丫丫这样的小朋友,所以老师想和小朋友一起来编一首儿歌。<BR><BR>3、师:小朋友想一想,上次我们唱第一段的时候我们唱到雨点雨点下的时候是什么声音呀?<BR><BR>幼:沙沙沙<BR><BR>师:对了,连起来怎么说的呀?<BR><BR>幼:雨点雨点沙沙沙<BR><BR>师:小朋友真棒,再想想下雨天,天上怎么样呀?(老师出示挂图,指着天空中的乌云,引导幼儿说“黑”)<BR><BR>幼:有黑云/下雨/好黑呀<BR><BR>师:我们用一个字怎么说呢?好听一点的<BR><BR>幼:黑<BR><BR>师:好,小朋友真聪明,又想呀,下雨了,地上都是什么?<BR><BR>幼:水<BR><BR>师:对,有很多的雨水,就会怎么样?<BR><BR>幼:滑<BR><BR>师:那小朋友自己做做动作,怎么样个滑法<BR><BR>幼儿自己自由想动作做。<BR><BR>师:看看这儿(老师指着挂图)妈妈和宝宝的动作你们自己学学<BR><BR>幼儿之间互相拉手,学妈妈和宝宝手拉手的动作。<BR><BR>师:我们说妈妈怎么样宝宝的手呀?<BR><BR>幼:拉着宝宝的手。<BR><BR>师:再看看小阳伞(老师指着挂图),小阳伞的样子怎样呀?<BR><BR>幼:高兴<BR><BR>师:是呀,那小朋友高兴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呀?<BR><BR>幼:哈哈/呵呵<BR><BR>师:对了,小阳伞也会笑哈哈。<BR><BR>师:好了好了,我想出来了,我知道这首儿歌怎么编了,小朋友来听听:“雨点雨点沙沙沙,天也黑来地也滑,妈妈拉着我的手,小阳伞,小阳伞,笑哈哈。”(老师在说到幼儿较难理解的天黑,地滑等字时,可指着挂图引导幼儿自己说出)<BR><BR>4、1)老师指着挂图和幼儿一起念儿歌,念到那句,老师就应该指到画中相对应的地方。<BR><BR>2)老师带领幼儿按2/4拍的节奏,边拍手,边念儿歌。<BR><BR>5、师:小朋友都念的很好听,那我们再想一个办法让它变得更好听,我们让它怎么样呀?<BR><BR>幼:唱起来<BR><BR>师:好的,我们先听一段音乐(老师弹这首歌,幼儿唱起第一段来)<BR><BR>师:好的,小朋友都唱的是我们上次课说到的宝宝要去接妈妈,可后来怎么唱呢?听听老师怎么唱(老师唱第二段)<BR><BR>6、师带领幼儿唱第二段(边唱边指到挂图中相对应的地方,反复多唱两次)<BR><BR>7、老师带领幼儿按2/4拍的节奏,边拍手,边唱。<BR><BR>8、老师请个别幼儿上台唱《接妈妈》第二段。<BR><BR>9、老师和幼儿一起把歌曲一、二段完整的唱一次。<BR><BR>10、师:刚才我们唱的很好,但都是用什么唱的呀?<BR><BR>幼:嘴<BR><BR>师:那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做动作,想想你怎么去接妈妈<BR><BR>幼儿自由讨论,自由表演,助理老师弹琴,任课老师完整唱《接妈妈》一、二两段,并走到幼儿中去,引导幼儿做一些动作,观注个别幼儿。<BR><BR>师:瞧,老师这儿有雨伞,雨披,我要请一个小朋友当妈妈,另一个当宝宝,看看他们是怎么去接妈妈的。<BR><BR>老师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其他幼儿唱歌。<BR><BR>三、结束部分<BR><BR>师:听,什么声音,老师去开门哈(助理老师在门外敲门)<BR><BR>助理老师:小朋友你们好,我小狗的妈妈,还 有小猫、小鸡、小鸭......的妈妈都在很远的地方上班,现在那边下雨了,他们回不来了,想请你们去帮忙接接他们,好吗?(助理老师戴小狗的头饰)<BR><BR>幼:好<BR><BR>全体幼儿跟着老师边唱边做动作去接妈妈。(放《接妈妈》歌曲)<BR><BR>活动前的思考:<BR><BR>在上此次课之前,幼儿已上过一课,会唱《接妈妈》第一段。第一段的歌词简单易记,而第二段的歌词较难理解一些,要会唱第二段,先要让幼儿记住歌词,要记住歌就先要理解歌词,所以在教学活动的开头,老师就请幼儿和自己一起编儿歌,并用挂图在视觉方面帮助幼儿记忆。还针对幼儿较难理解的“天黑,地滑”等词,让幼儿自己做动作,自己感觉帮助记忆。在念和唱歌词时,都出示挂图帮助幼儿记忆,并用拍手帮助幼儿能按2/4拍来唱这首歌<BR><P></P>。在幼儿用动作表演时,老师没有请幼儿跟着自己做动作,而是让幼儿自己讨论,自己去想像,然后表演出来,这样不但给了幼儿很大的自由,并且可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最后,在故事的情景中结束活动,幼儿兴趣很高,并能在享受中结束这次教学活动。<BR><BR>附歌词:<BR><BR>《 接妈妈 》<BR><BR><BR><BR>雨 点 雨 点 沙 沙 沙 , 地 上 开 满 雨 花 花 ,<BR><BR><BR><BR>撑 起 我 的 小 阳 伞 , 干 嘛 去 ,干 嘛 去 , 接 妈 妈 。<BR><BR><BR><BR>雨 点 雨 点 沙 沙 沙 , 天 也 黑 来 地 也 滑 , <BR><BR><BR><BR>妈 妈 拉 着 我 的 手 ,小 阳 伞 , 小 阳 伞 , 笑 哈 哈 。<BR></p></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班音乐活动方案设计:接妈妈—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