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鸭子汽车记—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p><STRONG>活动目标:</STRONG> </P> <P> 1、从图画书中寻找故事线索,感受鸭子尝试挑战、坚持不懈获得成功的快乐。<BR> 2、关注画面细节,尝试用连贯清晰的语言进行表述。</P> <P><STRONG>活动准备:<BR></STRONG> 1、儿童图画书《鸭子骑车记》人手一本。<BR> 2、故事局部画面:(1)鸭子骑车时先后遇到的朋友;(2)鸭子骑车的各种动作。</P> <P><STRONG>活动过程:<BR>一、共同观看《鸭子骑车记》封面画面,引起阅读兴趣<BR></STRONG> 1、封面上有谁,它会有什么突发奇想?<BR> 2、了解故事名称“鸭子骑车记”,谈论:鸭子可能学会骑车吗?</P> <P><STRONG>二、自主阅读图画书,了解故事大意,寻找答案<BR></STRONG> 1、带着问题一页一页地翻阅,边翻阅边思考:鸭子究竟有没有学会骑车。<BR> 2、交流从书中找到的答案。</P> <P><STRONG>三、师生共读,关注画面,梳理故事线索<BR></STRONG> (一)线索一:同伴的不同态度(局部画面图一)<BR> 1、鸭子骑车时遇到了哪些动物朋友?<BR> 2、教师根据图书中动物出现的先后顺序,结合幼儿的表述逐一出示小图片。<BR> 3、这些朋友赞成鸭子骑车吗?从该页画面和文字表述上了解动物朋友的态度。<BR> 4、共同将以上图片按赞同与否进行归类。</P> <P><STRONG>(二)线索二:鸭子怎样学会骑车(局部画面图二)<BR></STRONG> 1、鸭子原来会不会骑车——从图画书上找出鸭子最初不会骑车时的动作。<BR> 2、教师用局部画面图表示。<BR> 3、鸭子是怎么学会骑车的,从图画书上找出鸭子的动作有什么变化。<BR> 4、教师按图画书的顺序排列动作变化的过程(引导幼儿特别关注鸭子骑车动作的变化)。<BR> 5、共同发现鸭子骑车从摇摇晃晃——稳稳当当——潇洒自如的过程。</P> <P><STRONG>(三)线索三:动物朋友的巨大改变<BR></STRONG> 1、提出问题:最初同伴们都不参加学骑车,后来呢?再一次翻阅图画书,从最后一页中找到答案。<BR> 2、动物们一开始不是都不赞同鸭子骑自行车的吗?现在怎么也都骑上自行车了呢?<BR> 3.动物朋友们从什么时候开始想学骑车了,连贯地翻阅最后几页,发现动物朋友看到许多小朋友飞速地骑车,都跃跃欲试,最终跳上了自行车的过程。 <BR> 4、仔细翻看最后一页,发现动物朋友骑车的有趣情景。</P> <P><STRONG>四、情感迁移<BR></STRONG> 1、鸭子学会骑车以后有没有新的想法?从封四中发现鸭子又想学开拖拉机。<BR> 2、小朋友你们现在想些什么呢?会不会和鸭子一样也有了奇妙的想法呢?</P> <P><STRONG>附故事 鸭子骑车记<BR></STRONG> 有一天在农场里,鸭子冒出一个疯狂的主意:“我打赌我会骑车!”他一摇一摆地走到男孩停着的自行车旁,爬上去,骑了起来。开始他骑得很慢,而且左摇右晃,但是很好玩!<BR> 鸭子骑过母牛身边,冲母牛招了招手。“你好,母牛!”鸭子说。“哞——”母牛应了一声。可她心里想:“一只鸭子在骑车?这可是我见过的最愚蠢的事!”鸭子骑过绵羊身边。“你好,绵羊!”鸭子说。“咩——”绵羊应了一声。可她-心里想:“要是不小心,他会受伤的!”<BR> 现在,鸭子骑得好多了。他蹬得快了一点,骑过马身边。“你好,马!”鸭子说。“嘶——”马应了一声。可他心里想:“鸭子,你还是没我快!”<BR> 鸭子一边按铃,一边朝母鸡骑过去。“你好,母鸡!”鸭子说。“咯!咯!”母鸡应了一声。可她心里想:“你看着点路,鸭子!”<BR> 鸭子单脚站到车座上,骑过狗身边。“你好,狗!”鸭子说。“汪!”狗应了一声。可他心里想:“这可是真功夫啊!”<BR> 鸭子撇开车把,骑过老鼠身边。“你好,老鼠!”鸭子说。“吱——”老鼠应了一声。可他心里想:“我真想像鸭子那样骑车。”<BR> 突然,一大群孩子骑着自行车冲下路来。他们骑得特别快,谁也没有看到鸭子。他们把车停在门前,就进屋去了。<BR> 现在,所有动物都有自行车骑了!他们在谷仓旁的空地上骑来骑去。“真好玩!”他们异口同声地说,“鸭子,你的主意真棒!”<BR> 他们把自行车放回屋旁。没有人知道,那天下午,曾经有一头母牛、一只绵羊、一匹马、一只母鸡、一只狗、一只老鼠扣一只鸭子骑过自行车。</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