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名称:我是一个中国人6—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
<p>有趣的剪纸<BR><BR>10/10下午<BR><BR>1学会用折剪的方法剪出对称图案的窗花。2. 欣赏民间剪纸,对剪纸有兴趣。 <BR><BR>小组<BR><BR>个别<BR><BR>参观二楼中国红(剪纸艺术等)<BR><BR>窗花若干、范样,长条纸,正方形纸,圆形纸,示范用纸 <BR><BR>1、参观二楼中国红(剪纸艺术等)<BR><BR>——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BR><BR>——你们还在哪里看见过窗花?为什么人们要贴窗花?<BR><BR>2、欣赏窗花<BR><BR>——发现窗花是怎么样的?(有什么小密密)对称。<BR><BR>——窗花是怎么剪出来的?<BR><BR>——幼儿观察后讨论,发现剪纸的秘密。<BR><BR>3、尝试剪窗花。<BR><BR>——学习不同的折叠方法<BR>4、展示幼儿的作品。<BR><BR>在孩子们观察老师剪窗花的过程中,几个能力较强的幼儿发现剪出来的花纹和折叠的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些秘密是孩子们在细心的观察中自己发现的,所以教师要多多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BR><BR>敬老活动<BR><BR>10/11<BR><BR>上午<BR><BR>1、幼儿与老师、爷爷奶奶、同伴共同联欢,有尊敬长辈,爱爷爷奶奶的情感。<BR><BR>2、知道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是敬老节。<BR><BR><BR>全园大活动<BR>邀请老人参加本次活动。<BR><BR>布置好活动场地。<BR><BR>为爷爷奶奶准备礼物。<BR><BR><B> </B>为幼儿化妆,穿上各类演出服装。<BR><BR>1、由园长发言(许老师)、居委会书记发言<BR><BR>2、节目表演。<BR><BR>——中二班的小朋友想为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BR><BR>——中三班舞蹈《小鸟飞》。<BR><BR>——中一班的宝宝们也来为爷爷奶奶们祝贺节日,请欣赏舞蹈《洗澡乐》。<BR><BR>——接下来请欣赏大二班的节目。<BR><BR>——请欣赏大班舞蹈《孔雀舞》、《铃鼓舞》。<BR><BR>——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BR><BR>3、送甜糕。<BR><BR>——请爷爷奶奶吃蛋糕。<BR><BR>由于表演的节目不多,有部分孩子没有上台表演,从他们的脸上我看出了他们的失望,是啊,他们都想在爷爷奶奶面前表达自己对他们问候。下一次搞这样的活动,我应该多多体会孩子们的心情,让更多的孩子上台表演。<BR><BR><BR>舞龙<BR>10/12<BR><BR>上午</p> <p>1、发展幼儿动作敏捷、连续性。<BR><BR>2、增强幼儿的合作与竞争意识。<BR><BR>分组<BR>纸盒、彩带、铃鼓、音乐<BR>1、观看录象<BR><BR>——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怎么舞龙的?<BR><BR>2、欣赏舞龙<BR><BR>——舞龙中有哪些角色?(龙头、龙身、龙尾)<BR><BR>——他们有些什么特别的地方?<BR><BR>3、制作龙<BR><BR>——用纸盒、彩带等材料做成一条龙。<BR><BR> 4、分组进行舞龙比赛<BR><BR>——随音乐节奏的变化改变舞龙的姿势,感受热闹的气氛,以整个身体不断开的“龙”为胜。<BR>调整开展有关神舟六号飞船上天的活动。<BR><BR>扎染<BR><BR>10/12<BR><BR>下午<BR>1、让幼儿了解扎染是我国传统的、特殊的印染工艺。<BR><BR>2、体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BR><BR>分组<BR>各种扎染品、扎染所需用品(染料、染盒、白棉布、棉线等)<BR><BR>1、将幼儿引入已经布置好的活动室,向幼儿介绍扎染工艺的来历及文化背景。<BR><BR>2、教师演示扎染工程,引起幼儿 的制作兴趣。<BR><BR>(1)、任意扎<BR><BR>(2)、有规则地扎(重点是将所需的图案扎紧、扎牢、系牢)<BR><BR>(3)、染制<BR><BR>3、幼儿进行制作活动。<BR><BR>(1)、进行必要的安全提示和制作要求。<BR><BR>(2)、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染制过程。<BR><BR>4、幼儿欣赏各自所染作品,感受染料渗透形成的花纹、图案。 </p> <p>由于扎染需要很多用品,而且工艺较为复杂,所以调整为欣赏,从欣赏中了解扎染是我国传统的印染工艺。<BR><BR>热闹的城隍庙<BR>10/13<BR><BR>上午<BR><BR>1、观察了解城隍庙的独特建筑<BR><BR>2、体验城隍庙的民间文化<BR><BR>集体<BR><BR>外出、笔、纸<BR><BR>1、参观前要求:<BR><BR>——你们知道城隍庙的建筑和我们看到的高楼不一样在什么地方?<BR><BR>——那里你看到有些什么民间物品和好吃的?<BR><BR>2、参观城隍庙<BR><BR>——提醒孩子将看到的可用笔记录下来<BR><BR>3、参观后谈话:<BR><BR>——你们看到了些什么?<BR><BR>——城隍庙的建筑和我们看到的高楼不一样在什么地方?<BR><BR>在城隍庙孩子们大开眼界,亲眼目睹了许多中国人的民间艺术,这比在教室里老师单纯地介绍,效果要好得多。所以,要经常带孩子们走出幼儿园这个小教室,走进社会这个大教师。<BR><BR>放风筝<BR><BR>10/14上午<BR>1、体会不同性能工具的使用对配色所产生的效果<BR><BR>2、在玩风筝、画风筝的活动中,感受艺术活动的乐趣<BR><BR>分组<BR><BR>油画笔 淡颜色的水粉颜料(淡绿、淡黄、淡蓝、淡紫)<BR></p> <p>1、观察风筝、了解风筝<BR><BR>——观察各种风筝造型结构,体会用对称的方法画轮廓<BR><BR>——欣赏、讨论风筝上对称的、五彩缤纷的图案表现手法,激发表现美的欲望<BR><BR>2、示范画风筝<BR><BR>——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意愿示范画一个风筝<BR><BR>3、自己操作,创作美丽风筝<BR><BR>——教师鼓励幼儿创作不同的造型、花纹、并引导幼儿相互学习<BR><BR>4、讲评:找找有几种不同造型的风筝,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和创作。<BR><BR>由于在参观活动中都了解,所以将此活动放在区角活动中。<BR><BR>调整有关神舟六号飞船上天的活动。<BR><BR>泥娃娃分家<BR>10/14下午<BR><BR>1、能根据事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BR><BR>2、尝试把操作的结果记录。<BR><BR>分组<BR><BR>泥娃娃图片若干套,每套有7张,有性别(3男4女),大小(2大5小),1个带帽和6个不带帽等不同特征。<BR><BR>纸笔<BR><BR>1、两人一组,观看泥娃娃图片,商议如何根据泥娃娃的特征分成两家,为两个家庭命名,并把它记录下来。<BR><BR>2、寻找泥娃娃的不同特征,尝试分成两家的多种方法,并进行记录。<BR><BR>1、交流各自的记录,并在以后的操作中继续尝试。<BR><BR>在分家这个环节上,孩子们都不觉得有困难,只是在进行记录时,有部分孩子没有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喜欢模仿别人的记录方法,没有创新。今后教师在这方面要多加努力。<BR></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