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的尾巴(语言)—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p>活动目标:<BR><BR>1、培养幼儿想说、愿说、会猜猜说说的习惯。<BR><BR>2、丰富幼儿的知识,让幼儿知道许多小动物都有它们相应的尾巴。<BR><BR>重点与难点:<BR><BR>掌握一些常见小动物的尾巴特征。<BR><BR>材料及环境创设:<BR><BR>长毛绒玩具——老虎、松鼠、猴子、袋鼠、狗、猫 等;背景图一副,画有松鼠、燕子、猴子、小兔、金鱼、蝌蚪、老虎、孔雀等动物的图片;断尾巴的小动物及尾巴人手一份。<BR><BR>活动流程:<BR><BR>一、猜一猜,说一说<BR><BR>1,出示盖住身体的长毛绒玩具,尾巴露在遮布外面。<BR><BR>2,猜一猜,这是什么小动物?你是怎么知道的?猜到的小朋友让小动物亲一下。<BR><BR>3,小结:小动物的特征。<BR><BR>二,看一看,说一说<BR><BR>1,师:“在这个公园里躲着许多小动物。它们的尾巴都露在外面。请你和边上的小朋友讨论讨论,猜猜有那些动物躲在里面?”<BR><BR>2,幼儿先商量,然后找出躲着的小动物是谁,并要说出你是怎么知道的。<BR><BR>3,小结: 除了公园里的这些动物有尾巴,世界上还有许多有尾巴的动物,请你和边上的好朋友讨论讨论,说说看,还有那些动物有尾巴?它们的尾巴是怎样的?<BR><BR>三,游戏:找尾巴<BR><BR>师:“小动物的尾巴不见了,我们帮它们找尾巴。”幼儿那好尾巴,到四周贴着动物的地方,寻找相应的动物,贴上尾巴。并说一说,替什么动物找到了尾巴。<BR><BR>设计思路:<BR><BR>中班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年龄小,对新鲜、有趣的小动物很感兴趣。 为了促使幼儿主动的说、主动的讲,特意设计了本次活动,以达到发展幼儿语言的目的。活动所选用的动物都是幼儿熟悉、喜欢的,容易使幼儿产生兴趣,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发展。<BR></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