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2:48:24

幼儿园大班生成活动方案:开心一刻—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

<p><STRONG>主题来源</STRONG><BR>   笑,开心地笑,对幼儿形成积极的情绪、情感,乐观开朗的人格品质具有直接的作用。幽默、滑稽、有趣的事儿最能引起幼儿发笑。“开心一刻”引领幼儿开心、欢笑、忘情大笑,在笑声中体验、认识,评判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情感。笑,会不会笑,会不会以开朗、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是成功人生的重要前提。所以,我们将沿着“开心一刻”的主题脉络,引领幼儿踏上笑对人生之途。</P> <P>一、主题中可能获得的经验<BR>1、知道笑有很多种,能用体态、表情、笑声等方式表现各种笑。<BR>2、了解哪些材料特别能引起痒的感觉,人的哪些部位特别怕痒。体验“痒”这一生理反应令人发笑、令人舒畅的感受。<BR>3、能区别吹牛与说谎,感受“吹牛”这种大胆想象的娱乐作用。<BR>4、能理解漫画的意思,体验漫画作品的幽默、有趣的情节。<BR>5、知道总是不开心的人会受冷落,开朗的人会有更多的朋友,初步感悟如何让自己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BR>6、能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P> <P>二、环境创设<BR>1、布置专栏“开心一刻”:收集幼儿开心快乐、幽默滑稽可笑的照片配以文字说明张贴。<BR>2、布置“吹牛画展”,把幼儿吹牛皮的图画作品加上简单的文字说明张贴。<BR>教师或家长把幼儿学说的笑话或日常活动中发生的滑稽可笑的事用简短的语言在小纸片上记录下来,稍加装饰,布置成“我们班的笑星”专栏。<BR>3、并定期进行“笑星”的评比活动。</P> <P>三、区域活动内容<BR>1、美工区:提供各种碎布、硬纸板制成的衣服、裤子模板、小剪刀等,供幼儿裁裁剪剪,尝试做小衣服、小裤子;把这些衣裤粘贴在彩色纸上,添画出头、手、脚等,制作出滑稽小人。<BR>2、表演区:提供各种装扮的材料,如口红、沙巾、眉毛、大手帕、成人衣服等,幼儿自由装扮滑稽人。<BR>3、益智区:*提供“小熊回家过年”材料,巩固5的加法;*逻辑狗操作材料。<BR>4、语言区:*看漫画书和滑稽的VCD,尝试连贯、夸张地进行讲述;*讲述故事《鼹鼠的箱子》。</P> <P>四、家长工作<BR>1、以给家长的信等适当的方式同家长进行充分地沟通,重点是本次主题活动的特点、意图、要求。本次主题活动以“笑”为主题脉络,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孩子学习:如何了解自己的情绪,认识、分析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寻求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的方法。家长既要注意自己孩子的情绪特点,与教师共同寻找适宜的教育契机和方法,更应该注意自己的情绪调控,以良好的情绪状态去影响孩子。<BR>2、和孩子一起收集、学说笑话,并把孩子日常生活中滑稽好笑的话记录下来,参加班级笑星的评选。<BR>3、参观欣赏班级的“吹牛画展”</P> <P><STRONG>开心一刻(调查表)</STRONG><BR>大三班<BR>我的反思:在调查活动中,幼儿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本次调查和交流活动,让孩子感受到开心的原因?体会了父母的艰辛劳动,特别是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完成调查表的过程,更是融恰了亲子关系。<BR><STRONG>五、日常活动</STRONG><BR>1、帮助幼儿辨析幻想与撒谎的区别。<BR>2、滑稽舞。玩法:幼儿跟随节奏很强的音乐疯狂地跳舞,咚、咚,鼓声一响,跳舞的小朋友的动作要静止在鼓声响起刹那的状态,这时要以看到大家滑稽的动作为宜,有张大嘴的,有两臂朝天的……移动了或失去平衡的小朋友就被淘汰出去。咚、咚,鼓声又再次响起,大家又重新开始跳舞。<BR>3、仿编歌曲“胡说歌”<BR>4、户外体育活动:滑稽奥林匹克<BR>5、欣赏英语故事“高老鼠和矮老鼠”<BR>6、欣赏童话剧故事“造房子”</P> <P><STRONG>六、主题网络图</STRONG><BR>新年里的笑声<BR>(谈话、绘画、表演)<BR>生活中的笑声<BR>艺术作品中的笑声<BR>开心一刻<BR>笑话<BR>吹牛<BR>生理体验<BR>音乐<BR>故事<BR>漫画<BR>相声<BR>小品<BR>动画片<BR>(收集“童言稚语”;评选笑星)<BR>(欣赏、阅读、讲述、绘画、表演)(想象表达、绘画)(探索)</P> <P><STRONG>七、活动安排<BR>第十九周第二十周<BR></STRONG>1、Tall Mouse and Shor tMouse(一)1、音乐游戏:卷炮仗<BR>2、音乐:快乐的牧羊人2、美术:画画谈谈“快乐的新年”<BR>3、社会:开心照片3、数学:6的加减<BR>4、语言:怕痒的红头巾4、体育:送眼泪<BR>5、健康:痒一痒5、故事:笑出来的眼泪<BR>6、讨论:怎样过新年6、TallMouseandShortMouse(二)<BR>7、科学:认识年历7、美工:制作贺年卡<BR>8、歌曲:新年的笑声8、谈话:我的进步<BR>9、美术:小伙伴9、歌曲:胡说歌<BR>10、数学:复习6的组成10、社会:吹牛皮</P> <P></P> <P><STRONG>八、主要活动:<BR>活动一:社会:开心照片<BR>活动目标:</STRONG><BR>1、知道笑有很多种,能用体态、表情、笑声等方式表现各种笑。<BR>2、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经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BR>活动准备:<BR>教师和幼儿自己收集开心的照片。<BR><STRONG></STRONG></P> <P><STRONG>活动过程:<BR>一、我们的笑。</STRONG><BR>1、出示自己开心大笑的照片,说一说自己笑成什么样,为什么那么开心。<BR>2、分组交流:向同伴介绍自己开心的照片,说一说自己笑成什么样,为什么这么开心。<BR>3、学学你的笑。模仿同伴照片中开心的表情和样子。<BR>4、不同的笑。把自己的照片与同伴的照片摆放在一起比一比,看看笑得有什么不同。<BR>二、谁在笑。<BR>1、出示各种人物不同笑态的图片,说一说是谁在笑,是怎么笑的。<BR>2、学一学图片中人或动物笑的表情和样子。<BR>3、说一说,看看这些图片后自己的感觉和心情。<BR>我的观察:赵静怡说:看了这么多笑的照片,心里也很高兴,也想笑。<BR>4、拍个爱笑的你、做一个开心大笑的表情和动作,拍一张爱笑的你的集体照。<BR>我的反思:在活动结束后,我将我们一起收集的照片、图片张贴在教室里,制作成“开心一刻”的专栏。让幼儿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BR>我的反思:从生活中寻找学习内容“开心照片”。让课堂回到生活,让孩子回到生活,不管孩子的前期知识经验如何?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远比在课堂中学到的要多得多。</P> <P><STRONG>活动二:绘画:吹牛皮</STRONG></P> <P><STRONG>活动目标:</STRONG><BR>1、能大胆想象,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编的趣事,体验大胆虚构的想象给人<BR>带来的乐趣。<BR>2、学习用图画的形式把自己编的故事记录下来。</P> <P><STRONG>活动准备:</STRONG><BR>人手一份:八开大小的彩色画纸、记号笔、油画棒等作画工具。</P> <P><STRONG>活动过程:<BR>一、讨论怎样画吹牛皮。</STRONG><BR>1、我们听了吹牛王小米沙和斯大西克的吹牛,知道了吹牛就是说大话,非常非常滑稽可笑。我们也都使着学了吹牛,今天我们就要把自己吹的牛画下来。<BR>2、幼儿讨论:“你想画什么?<BR>我的反思: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尽量想得离奇、可笑、有趣。</P> <P><STRONG>二、幼儿尝试作画。</STRONG><BR>我的反思:给孩子时间,给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把抽象的东西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转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内在的经验,体验绘画带来的乐趣。</P> <P><STRONG>三、分享成果。<BR></STRONG>1、将幼儿的作品一一展示出来,鼓励幼儿大胆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BR>我的反思:这时我不多考虑画面的布局或形象是否形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讲述。尽可能把每一个幼儿的作品都展示出来,让每一个幼儿都获得成功的体验。<BR>2、把作品带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BR>我的反思:幼儿的想象和言语是互相交织的,他在想象的时候,常常会伴随着自言自语,甚至还伴随着一些肢体动作。真时我不过度干涉,满足幼儿的自言自语(自我交流)以及同伴之间小声交流的愿望。否则会扼杀幼儿的想象。</P> <P><STRONG>活动三:故事:万尔福的头发<BR>活动目标:<BR></STRONG>1、喜欢听滑稽幽默的故事,尝试说好笑的故事。<BR>2、知道幽默、滑稽引人发笑的原因是因为奇巧。</P> <P><STRONG>活动准备:</STRONG><BR>幼儿平时看到过一些幽默的书。</P> <P><STRONG>活动过程:<BR></STRONG>一、欣赏《万尔福的头发》。<BR>1、听《万尔福的头发》前七节。<BR>2、万尔福叔叔怎样保护自己的头发?万尔福叔叔有一头怎样的头发?<BR>1、听故事的最后一节。<BR>2、你们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你们觉得什么地方好笑?幼儿边听边看活动材料上的《万尔福的头发》,听老师讲故事。<BR>二、初步了解好笑的故事。<BR>1、为什么这个故事能让我们笑?<BR>我的观察:黄泽说:他滑稽、有趣。邵伟说:他幽默可笑。<BR>我的反思:教师的问题一下子把孩子的话题扩展开去,孩子的思维已不再停留在原来的层面上。<BR>2、我们听后感觉怎么样?<BR>我的观察:吴泽滔说:感觉好笑、哈哈大笑。赵静怡说:听到最后好笑死了。<BR>请幼儿续编。<BR>编故事。</P> <P>三、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其他人听<BR>我的反思:进一步发展幼儿扩散性思维。</P> <P><STRONG>活动四:美术:小伙伴<BR>活动目标:</STRONG><BR>1、初步学会画小朋友的脸部表情。<BR>2、添画小伙伴的身体、手脚,掌握躲在后面的画法。<BR>3、激发关心、喜欢小伙伴的情感。</P> <P><STRONG>活动准备:</STRONG><BR>深色水彩笔、纸。</P> <P><STRONG>活动过程:</STRONG><BR>一、示范导入。<BR>(教师出示9个圆。)这是什么?(圆)看看我会把他们变<BR>成什么。(教师示范各种表情画法。)小朋友看看这些是什么表情?<BR>我的观察:(笑、哭、生气、难过……)</P> <P>二、引导幼儿想象交流。<BR>这些就是我们小朋友平时的表情。我们都有自己的小伙伴,<BR>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有圆圆胖胖的大脑袋,不同的特点却很多很多。发型各不相同:有的短头发、有的长头发、有的梳两条辫子,有的扎“马尾巴”。<BR>眼睛也有大的、小的。<BR>我们小朋友的性格也不同,有的喜欢笑、有的经常哭、有的会生气,有的上课特别认真,有的嘴爱吃……<BR>我的反思:孩子们交流的范围远远超出了老师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没有刻意地让孩子停下来重新组织话语,但孩子在交流的时候,他们的神情、他们的言语、他们的动作无不透着喜悦与激动,即使有了不同的意见,有了矛盾,他们也在互相观摩,互相学习,互相了解,共同进步。</P> <P>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BR>小朋友不同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小朋友先再纸上多画几个<BR>方圆,跟着黑板画不同的表情。然后自己添画发型、加上身体和手脚。然后自己动脑筋、细观察,想想看看,能不能画出各不相同的小伙伴。</P> <P>四、作品展示,结束活动。</P> <P><STRONG>活动五:数学:复习6的组成<BR>活动目标</STRONG><BR>1、复6的组成,使幼儿知道6分成两份只有5种不同分法。<BR>2、启发幼儿初步感知数的分合的有序性。<BR>3、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评议活动,大胆讲述自己的意见。</P> <P><STRONG>活动准备</STRONG><BR>教具放大的材料范样。<BR>学具第一、二组:范样12张及材料纸若干,铅笔12支,操作卡片16、17;第三、四组:材料纸若干,铅笔6支,操作卡片17;第五、六组:材料纸若干,每人一盘雪花片,铅笔6支。</P> <P><STRONG>活动过程</STRONG><BR>1、集体活动。<BR>“今天我们来玩碰球游戏,我先报一个数,你们再报一个数,我们的数合起来要是6。比如我说:呵呵,我的1球碰几球?你们就边拍手边说:呵呵,我的1球碰5球!会玩了吗?”……<BR>我的反思:孩子们对组成有了不同的意见,有的同意分成两份,有的想到分成三份等,所以双方就争执起来。争执的出现,标志着孩子的思维有向前进了一步。</P> <P>2、小组活动。<BR>第一、二组,看图填分合式。<BR>“这组的活动谁会向大家介绍?”<BR>第三、四组,画短线分隔点图。<BR>“数数每排有几点,请你把每排的点子用一道短线分成两份,每次分的不一样,分一次记一次,做完后把分合式读一遍。”<BR>第五、六组:两人出雪花片。<BR>“这组的活动是两人合作进行的,请两个小朋友出雪花片,两人出的雪花片合起来要是6,不能比6多也不能比6少,每次每人出的雪花片数目不能一样,出一次记录一次。<BR>我的反思:当前经验和已有经验有了冲击,孩子就产生了问题。问题的出现,标志着孩子的认知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至于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并没有做出回答,而是等待孩子把问题提出后,又把问题还给孩子,给机会让孩子自己想办法来解决。</P> <P>3、活动评价。<BR>(1)检查幼儿的记录情况。<BR>(2)归纳总结6的分合活动。<BR>我们做的都是几的分合活动?都把6分成了几合几,每次分的怎样?分的和记的又怎样?”</P> <P><STRONG>主题反思:<BR></STRONG>这一主题活动中,此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活动中幼儿比较活跃,投入。在活动形式的安排中,我着重幼儿的体验,经验的提升,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给予了幼儿充分的创造、想象空间。通过看看说说,做做玩玩,创造表演等形式,让幼儿微笑对待每一天,开心过好每一天。</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幼儿园大班生成活动方案:开心一刻—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