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2:47:41

大班科学:感知水位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p> <p>温州市第七幼儿园刘盈盈<BR></p> <p><STRONG>设计意图:</STRONG><BR>   本课取材于生活中常见现象—在一个容器里加水水位会升高,但是幼儿虽一直能在生活中看到类似现象但不知道其中的原理。经过本次活动让幼儿明白这一物理现象。活动从实际出发加强趣味性,有效刺激每一位幼儿在生活中去发现、探索、了解事物的欲望和让孩子们真正地理解科学、热爱科学。这也是针对幼儿这方面知识比较贫乏所提出的。<BR>    思维拓展,通过观察将两个质量相等、体积相等的瓶子沉入水桶中,水面有什么变化、将两个重量相等、体积不同的瓶子沉入水桶中,水面有什么变化、将两个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瓶子沉入水桶中,水位有什么变化,让幼儿在不同条件下观察,并对现象展开联想,拓展思维,渗透生活的实际理念,增加幼儿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和对生活的热爱。<BR>   一起合作,激发潜能。本次活动通过幼儿一起合作,在合作中增加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BR></p> <p> </p> <p><STRONG>活动目标:</STRONG><BR>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感知沉入水中的物体,体积越大水位升得越高。<BR>2、通过幼儿一起合作,在合作中增加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BR> 3、培养幼儿学习实验记录的方法。<BR></p> <p> </p> <p><STRONG>活动准备:</STRONG><BR>   玻璃瓶一个(内装半瓶水)、玻璃瓶(两种不同规格)、玻璃弹珠、笔、记录卡、水桶等<BR><STRONG></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活动过程:</STRONG><BR>(一)课件引题<BR>1课件前半段(乌鸦口渴,找到一个装有半瓶水的瓶子):“小朋友,有一只乌鸦口渴了,它找到一个瓶子,喝到水了吗?”,并讨论怎样喝到水?<BR>2课件后半段(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听了乌鸦喝水的故事,那你们知道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呀?<BR>3验证并让幼儿认识水位:真的用这样的办法能喝到水吗?现场演示:让幼儿往一个装有水的杯中加入石头,看水面有什么变化? <BR>师:有没有发现这个瓶子上有一条蓝色的线,这个是水位线,如果加了石子水能上升到水位线说明乌鸦可以喝到水。<BR>4师小结:原来在有水的瓶子中加了石子后水位上升了,所以乌鸦就喝到水了。<BR>(二) 探究的问题:将两个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瓶子沉入水桶中,水位有什么变化? <BR>    首先引出实验:出示两瓶水(提示幼儿瓶内装水的多少作比较师:那老师今天准备了两瓶水,请你们看看这两瓶水有什么不一样?<BR>   然后再让幼儿探索。<BR>1幼儿讨论:它们都想和水桶里的水做朋友,都说:“我跳进水桶里,水位升的肯定比你高!”请小朋友来猜猜看到底谁会赢?<BR>2教师出示记录表<BR>(说明实验记录的方法:<BR>师:那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吧!四个小朋友一组,合作完成这个实验,三个小朋友做实验,另一个小朋友负责观察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等一会儿你们自己商量谁做实验、谁记录。<BR>师:那记录的小朋友怎么记录呢?<BR> 师:那我们就采用打“√”的方法,比如说……)<BR>3幼儿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试验结果<BR>4教师小结:统计记录表(原来它们俩谁也没赢谁也没输,因为它们水位升到了同种颜色的线上……”)<BR>(三)探究的问题:将两个重量相等、体积不同的瓶子沉入水桶中,水面有什么变化?<BR>   引出实验:出示两瓶水(提示幼儿玻璃瓶的体积大小作比较)然后再让幼儿探索。<BR>1.幼儿讨论:(1)大瓶子放人水桶中,水面上升得高。<BR> (2)两个瓶子一样重,水面上升一样高。<BR>2.试一试:幼儿取出体积不一样、重量相等的瓶子,先后依次放入水桶中,观察并记录试验结果。<BR>3.小结:统计记录表(大瓶子放人水桶中,水面上升得高)<BR>(四)活动延伸: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材料,课后请大家和班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去尝试一下,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好吗?</p></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班科学:感知水位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