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认识声音的特性—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p><STRONG>活动目标:</STRONG><BR>1、通过实验,让幼儿知道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了解声音的特性,引起幼儿的兴趣。<BR>2、让幼儿知道噪音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教会幼儿养成不大声喊叫的习惯。<BR>3、丰富词:振动、噪音。<BR></p> <p><STRONG>活动准备:</STRONG><BR>1、鼓,鼓槌,纸折的青蛙一只。<BR>2、各种操作器具:响筒、糖纸、拨弦、小铃、水杯、响板各6份。<BR>3、时钟1只,录音机、磁带。<BR></p> <p><STRONG>活动过程:</STRONG><BR></p> <p><STRONG> 一、感知声音的产生</STRONG><BR>(一)出示青蛙和鼓,让幼儿感知声音的振动。<BR>1、出示青蛙和鼓<BR>师:这是什么?(青蛙)<BR>谁能让青蛙在鼓面上跳舞?(敲击鼓面)<BR>2、幼儿讨论,青蛙为什么会跳动?<BR> 师:请两位小朋友上来摸一摸,鼓面有什么变化?(振动)<BR>3、知道振动能产生声音。<BR>鼓面振动还听到了什么?(声音)<BR>现在呢?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了。(丰富词:振动)<BR>(二)幼儿介绍自己,并用手摸摸颈部喉咙处,体验发声时声带也在振动。<BR>师:鼓面振动能发出声音,人的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让我们摸一摸自己的喉咙。<BR>当我们不发出声音时,喉咙怎么样?<BR>现在请你们介绍一下自己,这时你发现有什么不同?<BR>(三)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声音的产生(分6组)<BR>1、我这里有许多东西,你们能让它们发出声音吗?我们去试一试吧!(6种颜色为6组)<BR>2、从小组的形式回答<BR>师:刚才你们都试过了,现在,每组派一位代表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让这些东西发出声音的?(。。。。。。)<BR></p> <p><STRONG>二、感知声音的特性</STRONG><BR>1、让幼儿知道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BR>(1)请1——2位幼儿上来敲击乐器(响板和小铃)<BR>师:现在,我想和小朋友玩一个游戏,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做动作,请你们猜一猜他在干什么?<BR>你们是怎么知道的?<BR>那响板、小铃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你们的耳朵里的?(空气)<BR>2、感知声音的大小<BR>(1)教师击鼓,你们听到鼓声了吗?<BR>(2)教师拿出一只时钟,请幼儿听一听(不让幼儿看到)<BR>师:现在你们听到什么声音?(有:你听到什么样的声音)<BR>拿时钟请每一位幼儿听一听<BR>(3)教师小结:<BR> 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没有空气,我们就听不到别处的声音,声音大,传播得远;声音小,传播得近。<BR></p> <p><STRONG> 三、知道噪音对人体有害,教会幼儿保护嗓子</STRONG><BR>1、请幼儿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还听到哪些声音?喜欢听什么声音?<BR>2、放录音<BR>师:录音中的声音你喜欢听吗?为什么?这些令人感到难听的是噪音。<BR>3、小结:<BR>在生活中,有的声音优美动听,使人感到舒服,而噪音会损害人的健康,在平时,我们不能大声说话,要保护好自己的嗓子。<BR></p> <p><STRONG>四、声音的保存</STRONG><BR>师:春天是美好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欢庆一下吧!<BR>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去找一样东西,合着春天的音乐,发出美妙的声音吧!<BR>1、幼儿在老师的哼唱中伴奏<BR>2、让我们把这些美妙的声音用录音机录下来吧!(教师指挥。。。)<BR><STRONG>五、结束部分</STRONG></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