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2:47:31

大班科学活动:地球的故事—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P><STRONG>活动目的:</STRONG> <BR>1、了解地球的大致概况,知道地球是由陆地和海洋组成,认识七大洲。 <BR>2、知道国旗代表一个国家,知道七大洲各代表国家。 <BR>3、培养幼儿探索问题、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P> <P><STRONG>设计思路:</STRONG> <BR>开学的第一节科学活动是认识中国国旗,由于假期里,孩子们在家观看了雅典奥运会,看到了许多升中国国旗和外国国旗的场面,很显然仅仅了解中国的国旗是不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的,在老师的鼓励下和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开始收集各国国旗的图案,有的小朋友家里买了世界地图,有的买了插国旗的玩具,有的在书店找到了《世界国旗地图册》,还有的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上网下载了许多彩色的国旗,通过收集国旗,孩子渐渐对国家、对七大洲、对地球的概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这样一节关于地球的活动产生了,通过这个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国旗→国家→七大洲→陆地(海洋)→地球这样一种从属关系。 </P> <P><STRONG>教学准备:</STRONG> <BR>(一)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世界上一些常见的国旗、国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如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 <BR>(二)物质材料准备: <BR>1、环境准备:主题墙面:《世界各国国旗》;幼儿绘画涂色作品《各国国旗》;教室里悬挂各国国旗卡片。 <BR>2、材料准备:立体世界地图; T课件《地球板块变化图》;自制橡皮泥(面粉、油、水)若干;盘子;水;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小国旗插件。 </P> <P><STRONG>教学过程: <BR></STRONG>(一)、运用中国国旗引出话题: <BR>1、这是什么?你们还见过哪些国旗?在哪里见到的? <BR>2、为什么这些地方要挂国旗?是什么意思?(国旗代表国家) <BR>3、你们还知道哪些国家? <BR>4、在我们的地球上有许许多多的国家,这些国家在什么地方呢? </P> <P>(二)、了解地球的概况。 <BR>1、出示立体世界地图,幼儿观察并说出,地球由陆地和海洋组成。 <BR>2、尝试说出这些陆地的名称。(七大洲) </P> <P>(三)、认识七大洲,知道七大洲与代表国家的关系(从属关系)。 </P> <P>1、演示 T课件《地球板块变化图》,用讲故事的形式帮幼儿理解七大洲与地球的关系。(七大洲从属于陆地,陆地从属于地球)。 <BR>故事梗概:地球有七个孩子,其中欧洲和亚洲是一对双胞胎兄妹,大家亲密地住在一起,有一天,七个孩子决定分家,欧洲和亚洲首先分开,然后是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澳洲和南极洲。然后这些洲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国家,但是因为南极洲太冷,所以没有国家。 </P> <P>2、看后提问:地球有几个孩子?他们的名字各是什么?这些洲有没有自己的孩子?尝试说说这些洲有那些孩子? </P> <P>(四)、启发幼儿运用自制橡皮泥和水制作地球的七个孩子和海洋,并将小国旗插件放入正确的洲 </P> <P>延伸活动:了解陆地的概况(高山、湖泊等)和海洋的概况(海岛、火山等),尝试用橡皮泥表示。 </P> <P><STRONG>课后反思:</STRONG> <BR>此次活动教师敢于尝试和创新,活动设计层次强、内容新。但由于时间仓促、幼儿年龄特点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如下缺陷: <BR>一:关于国家和七大洲的关系太难,幼儿无法理解和掌握,以至于将这两个概念混淆。 <BR>二:用水、油、盐和面粉制作的橡皮泥太湿、粘手不易操作。 <BR>三: T制作的太死板,不够生动,应进行修改,加上声音效果。</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班科学活动:地球的故事—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