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好听的声音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p>活动目标:</p> <p>1、辨别几种不同的声音,知道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BR>2、初步了解同种物体,由于数量的多少,发出的声音也不同。<BR>3、初步尝试用不同声音的套桶为乐曲伴奏。<BR>4、培养幼儿的操作兴趣。</p> <p>活动准备:</p> <p>1、人手一个套桶娃娃,蚕豆、米、绿豆等若干。<BR>2、《小手爬》的音乐,透明的瓶子若干。</p> <p>活动过程:<BR>一、引导幼儿让套桶发出声音。<BR>出示空套桶,“今天套桶娃娃想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BR>教师摇动空套桶,“你们听,怎么没声音?”</p> <p>1、 教师设问:<BR>你有什么办法让空套桶发出声音?(在套桶里装上东西)<BR>“我们一起动手让套桶娃娃发出好听的声音,在你的套桶里装上一样东西,盖好,握握紧,摇一摇、听一听。”<BR>幼儿探索、操作。</p> <p>2、集体探索:<BR>“你们的套桶娃娃发出声音来了吗?让我听听。”(幼儿集体摇动套桶。)<BR>“你的套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BR>3、交流、分享:你在套桶中放了什么?(个别回答)<BR>它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我们来学一学。(集体)<BR>这个声音像什么?</p> <p>二、探索比较,知道不同的物体在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不同。<BR>1、 分组活动:<BR>让幼儿尝试换一种东西放在套桶中,摇一摇,听一听。<BR>“小朋友在套桶里放了一种东西,你想不想再换另一种东西放在套桶里,听听刚才的声音和现在的声音一样吗?”<BR>“小朋友拿着你的空套桶找一组你没玩过的放在你的套桶里,摇一摇、听一听。”</p> <p>2、 教师指导幼儿分辨不同的声音。<BR>让幼儿比较前、后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BR>“你第一次玩了什么?这一次玩了什么?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BR>教师让两个幼儿比较,“你们俩的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一样吗?”</p> <p>3、集体讨论,请三位幼儿示范。<BR>“小朋友,你们听,他们的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一样吗?”<BR>“请你们猜一猜, 小朋友的套桶里装的是什么?”<BR>让幼儿猜测,“你们猜的对不对呢?”<BR>教师帮助个别幼儿把东西倒进透明瓶子里让幼儿验证猜的是否正确。<BR>得出结论:不一样的东西,在套桶中发出的声音不一样。</p><p>三、观察、比较同种物体在套桶里发出不同的声音。<BR>教师演示两个装有同种物体的,数量不同的套桶,让幼儿比较。<BR>“你们既能听出声音来又能猜出来,你们真能干。”<BR>“我这里也有两个套桶娃娃,你们听一听,他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BR>“你们来猜一猜,这个套桶里装的是什么?”(幼儿猜测后,打开让幼儿验证)两次。<BR>“为什么一样的东西,在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呢?”(一个多、一个少)<BR>得出结论:一样的东西,一个多,一个少,它们在套桶中发出的声音就不一样。</p> <p>四、集体用会响的套桶为乐曲伴奏。</p> <p>“小朋友的套桶娃娃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那我们来为乐曲《小手爬》伴奏。”(集体伴奏两遍)</p> <p>五、结束活动。</p> <p>观摩意见和建议:<BR>整个活动层次清晰,层层推进,幼儿很感兴趣,在操作活动中尝试、观察、比较,发现问题,成分体现了“玩中学”的理念。建议提供给幼儿两个套桶,让幼儿同时感知声音的不同,同时,最好选择声音差别大一点的物品放在套桶里。</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