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2:46:53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认识人民币

<P><STRONG>活动目标:</STRONG> <BR>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BR>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P><P><STRONG>前期经验的准备:</STRONG> <BR>1、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P><P><STRONG>物质准备:</STRONG> <BR>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P><P><STRONG>环节预设:</STRONG> <BR>一、认识人民币: <BR>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P><P>二、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 <BR>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BR>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 <BR>3、换算练习(教师或幼儿出题) <BR>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一角? <BR>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 </P><P>三、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 <BR>出示一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最好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 <BR>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BR>   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BR>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还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认识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