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排队—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P><STRONG>活动目标:</STRONG> <BR>1、通过将花片进行分类、排列、记录,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BR>2、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P> <P><STRONG>活动准备: <BR></STRONG>学具:1、幼儿人手一份双面操作板和积塑(大、中、小各十个)。 <BR>2、记号笔人手一支。 <BR>3、同样长度即时贴两条。 <BR>教具:1、示范用操作板两份。 <BR>2、小橘子、大苹果各一个。 </P> <P><STRONG>活动过程: <BR>1、导入活动,出示花片引起幼儿兴趣。</STRONG> <BR>师:看,这里有什么?(花片) </P> <P><STRONG>2、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花片,排列长短不一样。 <BR></STRONG>(1)教师讲解操作要领。 <BR>师:请你们帮忙做件事,给这些花片分分家,排排队。 <BR>出示操作卡正面提问: <BR>*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 <BR>*第二、第三条线上呢? <BR>师:排的时候要从红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线上。三排全排完了,不要收,把数字记在后面的格子里。 <BR>(2)幼儿操作,用花片在纸板上排队。 <BR>(3)幼儿讲述排列结果,并讨论“为什么都是十个,队伍却不一样长呢?” <BR>(因为小花片小,所以排得最短;因为大花片大,所以排得最长;因为中花片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 <BR>(4)小结:相同数量的花片,花片越小排列越短;花片越大排列越长。 </P> <P><STRONG>3、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花片,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STRONG> <BR>(1) 观察纸板另一面,提问: <BR>*看看纸板上的三条线怎么样?(一样长) <BR>*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想想,用的花片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一样;不一样) <BR>(2) 交代探索要求,幼儿操作,寻求答案。 <BR>师:请你们用不同的花片分别在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列,看看它们的数量到底会不会一样多呢? <BR>(3) 幼儿讲述操作结果。 <BR>(不一样多,小花片用的最多,大花片用的最少。) <BR>(4)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小花片用的最多,大花片用的最少? <BR>(5)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花片用的数量多,大花片用的数量少。 </P> <P><STRONG>4、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STRONG> <BR>(1) 出示橘子和苹果提问: <BR>*如果用相同数量橘子和苹果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短?为什么? <BR>(橘子小,排的队伍长;苹果大,排的队伍短。) <BR>*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橘子和苹果谁用的多?为什么? <BR>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大的苹果用的数量少,小的橘子用的数量多。 <BR>(2)师幼游戏“走钢丝”。 <BR>*老师和一幼儿走“钢丝”,全体幼儿分成两组分别为老师和幼儿点数步子。 <BR> 师:“从起点线处脚跟对脚尖走到终点线,大家帮着数数用了几步?” <BR>*讨论:为什么老师用的步子少,小朋友用的多呢? <BR>*小结:走一样长的“钢丝”,老师脚大,用的步子少,小朋友脚小,用的步子多。 <BR>师:让我们把今天的许多新发现、学会的新本领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吧!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