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说课稿:变废为宝
<P><STRONG>幼儿园大班说课稿:变废为宝</STRONG></P><P>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综合活动《变废为宝》,这是“漂亮的海底世界”主题活动中的一个活动。</P><P><STRONG>一、说教材。<BR>设计意图:</STRONG><BR>一次性的物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这些物品随便丢弃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根据新纲要的要求:指导幼儿利身边的物品或废旧资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为指导思想。利用一次性物品来大胆进行创新制作,既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最近,我们班搞的主题是海底世界,针对以上问题以及结合本班的主题活动,我特设计本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在欣赏废旧物变宝发明出来的美后,自己动手利用平常经常丢弃的废旧物也来发明一种美,从中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我认为,选择这一活动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爱好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P><P><STRONG>目标定位:</STRONG><BR>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BR>1、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制作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进步幼儿的协商能力。<BR>2、尝试用多种废旧资料制作海底世界,体验发明的乐趣。<BR>3、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BR>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用多种废旧资料制作海底世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进步幼儿的协商能力。</P><P><STRONG>活动难点:</STRONG><BR>如何有效地合适地选用各种废旧资料制作漂亮的海底世界。总之,我们建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式。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制作活动之中。为此,我们作了如下活动预备:<BR>1、物质预备:收集制作玩具的废旧资料,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废旧资料制作的有关海底世界的成品和图片。<BR>2、经验预备:幼儿对海洋的水生动物有肯定的经验。<BR>3、空间预备:幼儿座位呈框字型摆放,展示台呈半弧形放置于幼儿视线前面。<BR>全方位的预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可能。</P><P><STRONG>二、说教法。</STRONG><BR>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教师以参观者的身份引导孩子,以自己的语言启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外,还挖掘此综合活动价值,采取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取的教法有:启发提问法、直观法、自主探索法、分享交流法</P><P>1、启发提问法:本次活动最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引起幼儿的思考,启发他们的发明思维,让他们在老师的提问帮助下,更好地完成作品的制作。<BR>2、直观法:本次活动的开头,老师就采取了这个方法,让幼儿通过欣赏别人的作品,引起幼儿创作的爱好,初步感受艺术中的美。<BR>3、自主探索法: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废旧物的创作,并在制作过程中学习合作,并进步幼儿的协商能力。<BR>4、分享交流法:本次活动的结尾部分,我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与同伴与同伴一同交流分享,让小朋友学会互相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赏。<BR>此外,我们还适时采取了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对废旧物的理解和体验,达到了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P><P></P><P><STRONG>三、说学法。<BR></STRONG>以幼儿为主体,发明条件让幼儿参加发明活动,不仅进步了熟悉,锤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幼儿采取的学法有:<BR>1、多感官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成果”。因此,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废旧物变宝发生了爱好。</P><P>2、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创作活动中我就鼓励幼儿自己寻找资料进行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商量、合作、尝试用各种废旧资料进行创作。通过交流分享,又把大家的经验作一汇合,学会了相互欣赏、相互交流。<BR>3、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进步”。为了让幼儿对废旧物有更深的印象,我们就采取了直接参与创作的过程,在创作活动中,体验废旧物变宝的创作乐趣。<BR>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幼儿间的合作创做,交流分享。表达着各自的丰富、多样性的熟悉,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理念。</P><P><STRONG>四、说教学程序。<BR></STRONG>我采取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BR>激发爱好→自由选材→分工合作→动手制作→交流分享→审美延伸</P><P><STRONG>(一)激发爱好(2分钟)<BR></STRONG>“爱好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就让幼儿欣赏由废旧物制作的作品,引起幼儿制作的憧憬和爱好。</P><P><STRONG>(二)自由选材,合作创作(3分钟)</STRONG><BR>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轻音乐播放的轻松氛围中,让幼儿自己选择资料,并和同伴一起商讨如何创作漂亮的作品。然后共同制作。</P><P><STRONG>(三)动手制作作品(20分钟)</STRONG><BR>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开始制作作品,作为一个引导者、参与者以及合作者。我始终以参观者的身份,利用提问引导、启发幼儿更好地发明作品。</P><P><STRONG>(四)交流分享(10分钟)</STRONG><BR>在最后幼儿作品的展示中,我让每组派一位小朋友上来交流自己小组利用什么来制作作品。通过孩子之间的互相欣赏、相互交流,进步了他们对废旧物变成宝的爱好,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了表示美和发明美的乐趣。相信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废旧物他们会持着如何利用的想法,环保的意识也增加了。</P><P><STRONG>(五)活动延伸</STRONG><BR>请小朋友回家以后也可以自己动手利用家里的废旧物品来制作其他的物品。</P><P><STRONG>五、资源利用:<BR></STRONG>让家长帮忙收集各种废旧物。</P><P><STRONG>六、活动预期成果:</STRONG><BR>1、让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进步同伴间的合作意识以及协商能力。并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BR>2、尝试运用废旧物品发明新的艺术作品,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并让他们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的美,体验发明的乐趣。<BR>3、学会和同伴一起分享交流,进步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并学习相互欣赏、相互交流。<BR>4、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示美和发明美的情趣,并初步具有环保意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