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尺子—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p><STRONG>活动目标<BR></STRONG>1、认识各种各样的尺,了解其用途,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BR>2、初步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培养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BR> <BR><STRONG>活动准备<BR></STRONG>1、ppt课件:各种各样的尺<BR>2、幼儿每人一把尺子。</P> <P><STRONG>过程过程</STRONG></P> <P><STRONG>一、认识各种各样的尺。<BR></STRONG>1、课件:各种各样的尺</P> <P>(1)请幼儿将自己认识的尺子给小朋友介绍。<BR>要求说出叫什么尺,有什么特点和用途。<BR>(2)教师讲解各种尺的特征。</P> <P>2、讨论交流<BR>请幼儿说一说比较有趣、特殊的尺。</P> <P>3、引导幼儿归纳有些什么样的尺,各有什么用途。</P> <P>二、比较尺的不同点和相同点</P> <P>1、找出尺的不同点。<BR>(1)这么多的尺都是不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同?<BR>(个别幼儿发言,其他幼儿补充。)<BR>(2)引导幼儿归纳,从用途、材料、形状等不同方面进行小结。</P> <P>2、找出尺的共同点。<BR>尺有这么多不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BR>小结:它们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P> <P><STRONG>三、测量活动。</STRONG></P> <P>1、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BR>(1)请幼儿拿出自己的尺,尝试测量桌子的长度。<BR>(以各自的尺为单位测量。)<BR>(2)请幼儿说说是怎样测量的。</P> <P>(3)引导幼儿小结测量长度的方法:<BR>测量时尺与被测量物的起点要对齐,每量一尺要做上记号,<BR>接着量时尺的一端要与记号对齐,要记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计,<BR>也不能多计,最后的测量结果就是物体的长度。</P> <P>2、实际测量:测量课桌的长度(120厘米)。<BR>(1)幼儿用自己的尺测量。<BR>(可让幼儿反复测量,说出测量距离。)<BR>(2)讨论:为什么你们测量的课桌长度会出现不同的数字?<BR>小结:尺的长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结果也不同。<BR>(3)教师帮助幼儿测量课桌的长度(120厘米)。</P> <P><STRONG>活动延伸<BR></STRONG>在活动区域投放各种直尺,供幼儿选用。</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