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2:42:21

耿姓女孩起名精选推荐

<p><span style="font-size:18px;color:#ff2023;">耿姓女孩起名精选推荐</span></p><p>耿家莉 耿盈燕 耿红梅 耿倩琳 耿红萍 耿廷芬 耿寅莹 耿妍茹 耿玉洁</p><p>耿茜芳 耿立玲 耿茹嫣 耿秀涵 耿爱萍 耿圆媛 耿芝丽 耿苇婧 耿晖玲</p><p>耿春红 耿苡洁 耿妍妍 耿花花 耿小燕 耿月茹 耿琴玲 耿春萍 耿素芬</p><p>耿明丽 耿姣梅 耿瑶丽 耿会瑛 耿旌萍 耿佳妹 耿瑜瑶 耿镌文 耿圣瑛</p><p>耿洪玉 耿妍缤 耿继芳 耿学萍 耿冬雪 耿一婷 耿嘉瑛 耿秀琼 耿苏怡</p><p>耿冬洁 耿伊娜 耿飞雪 耿琪琳 耿倩倩 耿华悦 耿秀琴 耿咏霞 耿心悦</p><p>耿莉贤 耿沁雪 耿旭红 耿伟莉 耿琼娟 耿双艳 耿倩梅 耿妞妞 耿国花</p><p>耿雁茹 耿尚媛 耿美玉 耿利娟 耿夕文 耿竹婷 耿凯玲 耿江莉 耿素婵</p><p>耿恋茹 耿秀芬 耿秀玉 耿金玉 耿倍媛 耿伟娅 耿蔓婷 耿秀雪 耿奕蓉</p><p>耿莉贤 耿俐蓉 耿从美 耿金萍</p><p><span style="font-size:16px;color:#ff2023;">起源</span></p><p><strong>耿姓起源</strong></p><p>耿姓在古代多以高阳(今属河北)为郡望,当代则以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山东、山西、黑龙江、辽宁等省为主要居住区。历代名人,主要有汉太守耿夔、大司农耿寿昌、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耿弇,唐诗人耿湋、宋名将耿京、清蕃王耿精忠、近代共产党革命家耿青当代外交家耿飚等。</p><p>耿姓的来源主要有两支,其中较早的一支与地名有关。相传在今河南温县东部一带,在商朝时被称为邢,由于与耿字的读音相近也称耿。在其第14任国王祖乙在位时,因为不满于国都相的残破,将国都迁到这里,使之一度成为商王朝的统治中心。后来,由祖乙六传至盘庚,才将国都从这里迁走,定居于殷。在盘庚南迁时,一部分商朝王族不愿南迁,因而留居下来,并以地名为姓氏,成为历史上最早一批以耿为姓的人。另一支出自春秋时期的耿国是由国名而来的姓氏。另外,在古今的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有一些以耿为姓的人。</p><p><strong>姓氏源流</strong></p><p>耿姓</p><p>耿(Gěng)姓源出有四:</p><p>1、出自子姓,以地名为姓。据<姓氏考略>、<史记·殷本纪>及<辞源>等所载,商代有君王名祖乙,他的国都从相迁到邢(又称耿)邑,后来的盘庚又把都城迁到毫。邢邑,在今天的河南省温县东。邢的读音,古代读做耿。盘庚迁都后,一部分商朝的公族没有跟随他南迁,仍然留在了邢。这一部分人就把邢作为自己的姓氏。后来为了与读做(Xíng)的邢姓相区别,将这个姓的写法改做耿。</p><p>2、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商代末年有耿国(一名耿乡城),在今天的陕西省龙门县南,周朝建立后耿国灭亡,耿国子孙奔楚为大夫,以国为氏。</p><p>3、亦出自姬姓,周室封同姓人于耿,又为诸侯国,春秋时又被晋国灭掉。原耿国公族多以原国名“耿”作为自己的姓氏,成为耿氏的一支(疑与“2”说为同一源)。</p><p>4、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p><p>①清高丽人有耿姓,世居博川郡。</p><p>②清满洲人有耿姓,世居沈阳。</p><p>③裕固族各尔格兹氏汉姓为耿。</p><p>④羌族耿家志(房名),后改姓耿。</p><p>⑤今满、蒙古、土家、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p><p>得姓始祖:</p><p>祖乙。商朝第十四代君王,河甲之子。卜辞称为中宗,与太乙、太甲并祭,合称三示。因苦于东南方夷人的侵扰,祖乙由相(今河南内黄)迁都于耿,任用巫贤治理国政,并亲自坐镇指挥,平复了东夷,巩固了商朝统治,使殷商得以复兴。下传至第二十代君主盘庚时,由耿迁都亳,留居耿之公族,即以地为氏,称耿姓。他们尊祖乙为其得姓始祖。</p><p><span style="font-size:16px;color:#ff2023;">历史名人</span></p><p><strong>耿姓历史名人</strong></p><p>耿寿昌,西汉历算家、经济家。宣帝时,任公司农中丞,在西北各郡筑仓贮谷,谷贱时增价收进,谷贵时减价出售,以利农业发展,名为“常平仓”。后封关内侯。他精通数学,曾与张仓对《九章算术》“各称删补”。对天文学也很有研究,以铜铸成用以演示天象的仪器——浑象(相当于现今所谓的天球仪),在中国天文仪器史上是一个创举。著有《月行帛图》二百三十二卷,《月行度》二卷,今佚。</p><p>耿纯(?-37),东汉将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字伯山,巨鹿宋子(今河北赵县东北)人。王莽时为纳言士。更始初,李轶承制以为骑都尉。光武徇河北,率宗族宾客二千余人归刘秀,拜前将军,封耿乡侯。及即位,更封高阳侯,拜东郡太守,坐事免。建武二年(26),真定王刘杨谋反,刘秀派耿纯前往平定,以计诱杀刘杨,迅速平定叛乱。六年,改封为东光侯。八年,东郡、济阴一带爆发农民起义,刘秀派耿纯前往安抚,由于耿纯素有威望,起义军迅速归顺,复任为东郡太守。建武十三年(37),病逝于任上,谥成侯。</p><p>耿况(?-36),东汉将领。字侠游,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以明经为郎,与王莽堂弟王伋一起从安丘先生学习《老子》。新莽时,官至朔调连率(上谷太守)。后率上谷郡兵归刘秀,封隃糜侯。</p><p>耿弇(3-58),东汉将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字伯昭,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二十一岁从刘秀,初任门下吏,继率兵参与击败王郎,升偏将军。更始二年(24),刘玄见刘秀声名日重,令其罢兵回长安。耿弇提出脱离刘玄、占据河北(今河北大部和河南北部)、夺取天下之策,得刘秀赏识,升大将军。后随刘秀镇压铜马、青犊等农民起义军。刘秀称帝后,授建威大将军,封好畤侯,相继率军击败邓奉、延岑等,消灭南阳(今属河南)割据势力。建武五年(29)十月,率部攻张步,先后夺取济南郡(约今济南市)和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西安(今淄博东北)。继以临淄为依托,诱张步军来攻,将其击败,又乘其撤退予以伏击,迫使张步率众十余万投降,攻占齐地。耿弇用兵多谋善断,战功显赫,先后攻取四十六郡三百余城。建武十三年(37)封还大将军印绶,以列侯奉朝请。卒谥愍侯。</p><p>耿霸,东汉将领。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耿况少子。袭封隃糜侯,建武中,以上谷太守与吴汉等击贾贤,连战平城,破其众,追出塞。后与杜茂进驻飞狐道,堆石积土,起筑亭障,从代自平城,长达三百余里。</p><p>耿秉(?-91),东汉将领。扶凤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字伯初,性勇壮,有兵略,习司马兵法,博通群书,明帝永平十五年(72)拜驸马都尉,与窦固合兵一万四千骑,又与窦宪合兵四万六千骑两伐北匈奴,击败北匈奴于车师,登燕然山刻石纪功。拜征西将军,按行凉州(今甘肃秦安东北),进屯酒泉(今属甘肃)。章帝时,拜度辽将军,封美阳侯,在边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后代桓虞为光禄勋。卒谥桓侯。</p><p>耿恭,东汉将领。字伯宗。扶风茂陵(今陕北兴平东北)人。有将帅才。明帝时。任戊己校尉。后驻西域疏勒(治今新疆喀什),遭北匈奴围攻。城中粮尽,煮铠驽,食其筋革,与部众坚守不屈。建初元年(76),汉军来援,率领坚持到最后的二十六人与援军会合,且战且行,奋战三月,至玉门关时所部生还的仅十三人。当时称他“节过苏武”。抵洛阳,拜骑都尉。</p><p>耿豪(506-550),北魏将领。本名令贵,钜鹿(今属河北)人,世居武川。粗犷有武艺,初从贺拔岳。后以勇猛受宇文泰器重。沙苑之战中衣甲尽染血迹,参与邙山作战,单身冲敌,赐名豪,迁北雍州刺史,后赐姓和稽氏。位至侍中,骠骑大将军。</p><p>耿询,隋天文学家。字敦信,丹阳(郡治今江苏南京)人。陈末留岭南,为俚民首领。隋将王世积俘其为家奴,造水力浑天仪。文帝知,以其为太史局官奴。后赐蜀王秀,连坐当斩,何稠为其请,免死。作马上刻漏。炀帝初,放为良。亦言占卜,预言攻高丽必败。位至太史丞。炀帝死,欲归李渊,被宇文化及杀死。</p><p>耿湋,唐诗人。字洪源。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宝应进士。初为周至县尉,大历中入朝为左拾遗。德宗时迁大理司法。工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长于五律,多为送别赠答、登临题咏,抒发个人感慨之作,也有反映现实,寄意悲愤之篇。诗风清淡质朴,不喜雕饰。有《耿湋诗集》。</p><p>耿全斌,宋将领。冀州信都(今河北冀县)人。太宗即位,补东班承旨。从征太原,还,遇契丹于蒲阴,追至徐河,据水口要害。迁补日骑副兵马使、云骑军使,屯赢州。历云骑指挥使、御前忠佐马军副都军头,雄州刺史、知深州等。以知安肃军,尝绘山川险易,制图以献。大中祥符初,为濮州钤辖。还京师,卒。</p><p>耿南仲(?-2023),宋臣。字希道,开封(今属河南)人。元丰五年(2023)进士,历提举两浙常平,徙河北西路,提点广南东路刑狱,移夔州路提点刑狱,为荆湖、江西两路转运副使。召为户部员外郎,任辟雍司业,坐事罢,出知衢州。政和二年(2023)以礼部员外郎为太子右庶子,试太子詹事、徽猷阁直学士,在东宫十年。钦宗即位,拜资政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升尚书左丞、门下侍郎。金军入侵,力主割地求和。高宗即位,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言者论劾其主和误国之罪,责临江军居住。建炎二年(2023),降授单州别驾,安置南雄州,行至吉州卒。后追复观文殿大学士。著有《周易新讲义》、《易明蒙》等。《全宋诗》录其诗十八首,大多为其在同文院与同官唱和之作。《全宋文》收其文十一篇。</p><p>耿京(?-2023),南宋山东抗金义军领袖。济南(属山东)人。绍兴三十一年(2023),金军南下,他与李铁枪等六人入东山,招集义军,攻克莱芜县、泰安军(山东泰安)。他任命贾瑞为诸军都提领。义军发展至二十五万人。河北大名义军派人来联系,表示听从节制。次年初,被南宋任为天平节度使,统率山东、河北忠义军马。不久,被叛徒张安国所杀,张降金。义军掌书记辛弃疾与世隆等突入金营,缚安国南归。</p><p>耿君用,明将领。濠州(今安徽凤阳)人,与朱元璋同乡。后随朱元璋渡江,任管军总管,至正十六年(2023)七月在救援宜兴时,与张士诚交锋,士诚弃镇江,移兵潜袭宜兴,君用不及防备,城陷力战而死。余众由其子耿炳文继续领导。</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耿姓女孩起名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