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2:27:02

会聊天的人,从不说这 3 句话

<p>文字版</p><p>上下滑动查看更多</p><p>成年人的生活里,有数不清的脆弱瞬间。</p><p>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p><p>原本出于好心安慰别人,效果却适得其反</p><p>明明是想通过安慰让对方情绪好转,最终不自觉地伤害了他人</p><p>这些错误的安慰方式,原本是可以避免的,有哪些话在安慰别人的时候,不能说?</p><p>1 比惨式安慰——“你这算什么,我比你更惨”</p><p>比惨式安慰,是生活里最常见的一种安慰误区。</p><p>“失恋了还要打起精神上班,好累”</p><p>“不就是失个恋而已吗,有什么累的,哪像我,工作还没着落”</p><p>一句“我比你更惨”,剥夺了对方宣泄情绪的权利,低估了别人的难过,也夸大了自己的痛苦。</p><p>似乎只要有了对比,对方的痛苦就变得不值一提。</p><p>这种比惨逻辑,很容易让人感受到不被理解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它完全否定了对方情绪合理的地方,还将对话的关注点转移到了自己身上。</p><p>2 假装懂得式安慰——“我懂”</p><p>有时候,安慰者为了表明立场,会急于表现出能理解对方,还没听懂对方的心结,就匆匆抛出自己的安慰。</p><p>但每个人的生活经验、心智状态、价值标准都不同,彼时彼刻,你不是TA,未曾设身经历,又怎能轻易明白对方的感受呢?</p><p>过早脱口而出的“我懂”,看起来是听懂了对方的倾诉,其实只是“条件反射”地输出同情。</p><p>这样的安慰就像速食食品,轻而易得,却很难真正抚慰一颗渴望温暖的心。</p><p>在心理学家Carl·Ransom·Rogers的心理咨询记录中,最常出现的回应就是“嗯”。</p><p>这意味着,多数时间里,他总是在认真听对方说话。</p><p>懂得倾听,很多时候比会说更重要。面对一颗不停吐露悲伤的心,不要着急评论,耐心倾听才是治愈伤口的良药。</p><p>3 居高临下式安慰——“这有什么大不了的”</p><p>当一个人向你倾诉痛苦,就意味着TA主动做出了示弱的姿态,把自己最脆弱的一面暴露给你。</p><p>此时,最残忍的话,就是“没什么大不了,你要坚强”,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并不算难,是你自己不够强”。</p><p>当一个人已深陷痛苦时,如果连“持有痛感”都被视为“太脆弱”,无疑是种二次伤害。</p><p>这样的安慰,其实是在否定他人痛苦的合理性,轻视他人的感受。而对于一个需要安慰的人来说,态度远比事实更重要,他们最不想听的,就是大道理。</p><p>那究竟什么样的安慰,才是恰到好处的?</p><p>简单来说,有 4 个步骤:</p><p>1 倾听</p><p>失意的人想要的不过是一个情绪树洞,而不是一个什么都懂的人生导师。</p><p>2 陪伴</p><p>很多事情,只要说出来,伤口就已经好了一半。安慰并不总是需要言语,当TA还没走出情绪旋涡时,无声胜有声,一个默默陪伴TA的身影就足够了。</p><p>3 接纳</p><p>接纳是需要同理心的。TA的难过,并理解这件事于TA而言是多么重大,让TA知道,你的情感天线,正在努力地跟TA产生共鸣。</p><p>4 行动</p><p>说一千句不如实际去做一次,安慰人的最后一步,就是通过实际行动替TA分忧解难。</p><p>我认识的一位自由职业者,每年他都会在微信上消失一段时间。</p><p>这样一来,不必每天回复几百条微信,他真正沉淀下来去提升自己。在书中,他可以更便捷高效地学习到别人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经验。</p><p>所以,平时很多人都喜欢跟他聊天,因为他的谈资很多,和他聊天总觉得特别有意思,还能收获些什么。</p><p>你看,读书的人,和没读书的人,受欢迎的程度果然不一样。</p><p>真正的聪明人,不止爱读书,更重要的是他们会读书、读对的书。</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会聊天的人,从不说这 3 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