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宝宝不幸溺水,宝妈教科书般的操作救命,医生都称赞其及时
<p>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这么幸运。</p><p>讲一个急诊的案例吧。</p><p>一个不到2岁不到的孩子,被家长急急忙忙抱着来医就诊。</p><p>原来是宝妈在给孩子洗澡时,电话响了。</p><p>家长当时考虑到孩子已经能独自坐立了,就没多想,独自把孩子留在澡盆里,出去接电话了。</p><p>回来后发现,孩子完全被水淹没了。</p><p>幸运的是,这位宝妈通话时间短。她抱起孩子后发现孩子没有呼吸,立刻进行了心肺复苏,孩子及时就医后没出现什么问题。</p><p>这位母亲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她懂得心肺复苏,并且及时给孩子做了心肺复苏,救回了孩子。</p><p>必须被严肃批评的一点是,她竟然在孩子洗澡时,把孩子独自一人留在澡盆里。这幸亏是通话时间不够长,如果时间太长,后果将不堪设想。</p><p>很多家长可能不知道的是,刚会学步的孩子实际上非常容易发生溺亡,因为仅仅4~6厘米的水高就会让孩子置于危险中。</p><p>很多家长潜意识里认为,室内不会出现溺水问题,只有室外才可能。</p><p>但殊不知,根据相关报告显示,最容易发生溺水的地点是:</p><p>1.公共居住场所(26.78%)</p><p>2.家里(17.06%)</p><p>3.农场(13.61%)</p><p>结果表明,家中是仅次于公共居住场所的溺亡高发危险地。</p><p>水缸:</p><p>水盆:</p><p>浴缸、鱼缸、甚至马桶都有可能让孩子发生溺亡。</p><p>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儿童溺亡?</p><p>在家里,我们需要:</p><p>1.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家里尽可能不要放带水的装饰品。比如鱼缸、小型流水装饰等等,要放也尽量放在孩子碰不到的地方。</p><p>2.盛水的容器后用完后及时清空,水桶、宠物喝水的水盆等等。</p><p>3.不要让孩子单独进入浴室这些地方,要去得家长陪着去。洗澡的时候家长得有一只手护着孩子,不要把孩子一个人留在浴缸里。洗完及时把浴缸的水清空。</p><p>4.马桶用完盖好,有很多孩子就是因为好奇而一头栽进去的。</p><p>5.不要把玩具留到水里,孩子可能会想去找玩具而陷入危险。</p><p>……</p><p>除了家中,带孩子外出时也得时时刻刻操着心。</p><p>不论在哪里,都要保证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甚至是一臂之内。只要你离开,孩子也要和你一起离开。</p><p>除此之外,我们每位家长还应该掌握一项技能,心肺复苏术,危及时刻第一时间救治孩子。</p><p>据调查,大约有92%的呼吸心脏骤停患者在到医院之前就已经死亡。如果及时做了心肺复苏,就能将他们的生存概率提高两三倍。</p><p>在等待救援人员的同时,能第一时间为孩子争取生机的只有身边的家人。</p><p>进行心肺复苏之前,家长必须知道的一点是:</p><p>孩子只有在没有呼吸、心跳、意识的情况下才需要做心肺复苏。</p><p>判断方式为:</p><p>1.轻拍孩子的肩膀并呼唤,婴儿的话,可以轻拍足底,看孩子有没有反应;</p><p>2.如果孩子没有反应,则观察孩子胸部一会儿,看有无呼吸运动;也可以将耳朵贴在孩子嘴边,看有没有呼吸,及触摸颈动脉有没有搏动。</p><p>3.如果孩子没有意识且没有呼吸,那就要立即打急救电话。在等救援人员来的同时,立刻进行心肺复苏急救。</p><p>孩子心肺复苏步骤:C-A-B</p><p>C—Circulation 胸部按压;</p><p>A—Airway 开放气道;</p><p>B—Breathing 人工呼吸。</p><p>30次胸部按压,打开气道,2次人工呼吸;</p><p>……</p><p>每C—A—B做5个循环后,观察一次孩子的呼吸心跳,没有恢复继续进行。</p><p>孩子恢复心跳和呼吸,将他挪成急救姿势(如下图),等待救援人员到来。</p><p>如果可以,我希望这篇文章提到的方法,大家永远不要用到。比起让大家学会急救措施,我更希望这种事永远都不要发生。</p><p>任何时候,都请牢牢看好你的孩子。</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