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学习,或许是家长这5个偏见惹的祸!现在看还不晚
<p>又一个新学年即将开始,又有一批小豆包要踏进小学校园,准备上一年级啦。</p><p>遥想去年娇娇刚上一年级时的情景,好像就发生在前不久,而现在,她也准备成为一名二年级的小姐姐了。</p><p>之前就想写写孩子上一年级的一些事情,现在孩子读完一年级了,总算有底气给大家优学幼儿网优学幼儿网分享一下。</p><p>的确,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的标准通常都太高,在某些事情上不“放过”孩子,所以才全民焦虑。</p><p>比如孩子做了十多分钟作业开始走神,家长就觉得孩子专注力不够 ,于是搬着一张小板凳在一旁盯着;</p><p>孩子经常把6写成9,处在“镜像书写”阶段,这对于部分一年级孩子来说也正常,但家长就会觉得自己家孩子很笨,说了多少次都记不住,轻易就给孩子贴标签;</p><p>孩子写的字不好看,孩子写一个家长擦一个,严格按照字帖上的规范去要求孩子,所以孩子很害怕写字,原本5分钟可以写完的作业硬是拖成半个小时。</p><p>对于一年级,很多教育专家都建议,孩子最大的任务就是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p><p>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史家小学校长卓立老师的这个观点,十分认同:</p><p>一年级核心的学习任务根本就不是课本上那些知识,而是:</p><p>学习如何当一个学生;</p><p>了解并且全然接纳自己作为小学生的身份;</p><p>能够主动融入学习生活,最好还能够乐在其中;</p><p>开始培养终生学习的习惯。</p><p>但这绝不是死盯着孩子,让他速度成长成我们想要的样子,而是让他自发地成长为他自己的模样….</p><p>而要做到这些,了解咱娃的身心特点,知道他们这个年纪小脑瓜里都在想啥,小身体都能干啥,我们才能用对方法,事半功倍。</p><p>家里河东狮吼的分贝、老母亲的三高水平,也会随之下降。</p><p>其实,一年级真的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夸张,需要的是尽快地适应、融合,有时候只需要让孩子重点做好几件事就行。</p><p>甚至有的家长只要求孩子能在课堂上坐住45分钟,知道上课、下课就行了。</p><p>但更多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太多、太高,所以孩子身上出现的很多行为,都被大人定义为“问题”。</p><p>其实这些“问题”在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论中,都是很正常的,很多教育专家、小学老师也都呼吁大家不用为此着急、焦虑。</p><p>1、注意力不集中很普遍</p><p>很多科学实验数据都表明,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能集中在某一事物的平均时间是15分钟。</p><p>另外,他们的注意力分配能力也较低,不适合同时专注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情,比如边听课边做笔记。</p><p>所以,孩子上课走神,开小差,很正常;</p><p>孩子写了一会作业就分心,也很正常。</p><p>父母要理解、体谅孩子,依据他们的能力水平提出合理的要求。</p><p>例如,允许孩子偶尔走神、开小差,不过度训斥孩子,告诉孩子一旦发现自己走神了,尽快让自己的注意力回到老师身上。</p><p>孩子上课偶尔开小差,不会对听课效果有很大的影响。</p><p>因为一年级,每堂课的知识点很少,老师在课上都会不停重复,孩子只要不是一整堂课都在走神,就不至于学不到课上的知识。</p><p>在家,孩子连续学习了15-20分钟,允许孩子走动一会,休息5分钟,再继续学习。</p><p>我们要明白,适度的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学习。</p><p>但切忌让孩子在那应该集中精神的15分钟里不停地喝水、玩文具等干别的事情,这样就是注意力不够集中的表现了。</p><p>在其它课余的零碎时间,家长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去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在我之前写过的《“妈妈,我要看手机”你的做法里,藏着孩子二十年后的未来》一文里,有不少好用的方法。</p><p>2、死记硬背很容易忘</p><p>很多一年级的孩子,如果你让他从头开始背一首古诗,他可以;</p><p>如果你突然挑出第3句,问他下一句是什么,他就会楞在那了。</p><p>这是因为,一年级的大多数孩子还是处于死记硬背的阶段。</p><p>他们的理解能力还较差,在记忆时还是更多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p><p>因此,他们死记硬背,很正常;</p><p>他们记得快,忘得快,也很正常。</p><p>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不适合记忆太复杂、太长的内容,而且经常需要温故而知新。</p><p>对于孩子来说,有兴趣的事情容易记忆。</p><p>家长可以把需要孩子背诵和记忆的知识,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先让孩子理解,再记忆,效果就会好很多。</p><p>另外,好心情对记忆的保持是有益的,千万不要在孩子闹情绪的时候还硬逼着孩子背诵记忆哦,先把孩子的情绪安抚好,孩子心情舒畅时再去记忆。</p><p>3、数字颠倒没关系</p><p>很多一年级的父母会发现,孩子经常把字写反了。</p><p>例如“6”写成“9”,“b”写成“d”,汉子的偏旁部首也会出现倒错。</p><p>这种写字颠倒的现象,叫“镜像写字”现象。</p><p>由于孩子的视觉空间能力发展还不成熟,孩子不善于辨别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很多东西在他们眼里是反过来的,所以他们偶尔会出现左右不分的情况。</p><p>一些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显示,</p><p>在6岁以后,孩子区别左右的正确率才达到75%;</p><p>到了7、8岁,孩子才基本不会犯错。</p><p>所以,孩子出现把字写反的情况,不要着急,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当下改过来就好。</p><p>然后我们就只能等待时间慢慢过去,让孩子的生理发育成熟,这种情况就会慢慢消失。</p><p>可千万不要把这种正常的生理发育特点,归结为孩子笨、不是学习的料之类的原因,这样会给孩子的学习信心和兴趣带来极大的打击。</p><p>4、作业的速度远比正确率重要</p><p>记得娇娇去年的开学典礼上,她的数学老师,一位拥有二十多年教龄的资深老师,给我上的一课,让我印象非常深刻。</p><p>他说,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做作业的速度远比正确率重要。</p><p>如果家长太纠结正确率,写错一个字让孩子反复擦写修改,拖慢作业的进度,孩子学习的信心会受到很大打击。</p><p>太过在意正确率,做作业的时间战线拉得太长,孩子每天都没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时间阅读,没法早睡,就会认为学习是一件很讨厌的事情,丧失了学习的兴趣。</p><p>那家长该怎么做?孩子写错了都不管了吗?</p><p>不是的。</p><p>1)绝不在学校老师的要求之外额外给孩子增加作业量。</p><p>2)家长应先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作业、提高做题速度,等孩子做完全部作业后再综合检查,跟孩子一起找出错误并订正,而不要在一旁盯着,写一个检查一个。</p><p>3)写错了的作业不罚写多遍,改过来就行,也可以准备一个错题本,把这些题汇总起来温故知新就好。</p><p>4)孩子了解了做作业的程序之后,尽量不要盯着,不要监督,让他独立完成。家长在一旁盯着,他们会有依赖,或者紧张,都会影响做作业的速度。</p><p>5)如果发现孩子边写作业边玩,这是不允许的,可以制定一定的规矩,对孩子进行约束。</p><p>家长做好以上几点,孩子做作业的速度,一般都能逐渐提高。</p><p>当孩子的速度提上来之后,信心和兴趣增加了,他的正确率也会随之提高。</p><p>5、男孩调皮很正常</p><p>孩子刚上小学的头一两年,不少家有男孩的家长都很头疼。</p><p>因为经常会接到家长或老师的投诉,孩子不是上课不遵守纪律,就是下课容易打闹、调皮捣蛋。</p><p>男孩之所以会普遍性比女孩调皮,是因为男孩和女孩的大脑是有差异的。</p><p>美国性别教育专家迈克尔·古里近20年的研究表明:</p><p>男孩的额叶发育比女孩慢,因此容易冲动,经常管不住自己;</p><p>男孩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多,流经小脑的血量更多,所以他们更喜欢运动,而不喜欢做安静的事情,比如写作业;</p><p>男孩大脑的胼胝体体积不同,不能同时处理太多交叉信息,所以当他们专注于一件事时,父母叫他,他会经常听不见。</p><p>所以,基于这些生理上的差异,男孩的父母们对孩子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不要太着急,更不要跟女孩进行对比。</p><p>面对他们好动的性格,父母可以每天给足他们户外活动的时间,让他们释放身体内部的能量;</p><p>当他们太调皮时,父母按照一定的规矩去管教就行。</p><p>我们要相信孩子未来的潜能,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鼓励。</p><p>这种心情,在这个时代下,大家都能理解。</p><p>只是,作为家长,我们也要不断的学习,了解孩子都在想啥、都能干啥,才能给到他们适当的帮助和引导。</p><p>如果因为不了解孩子而天天对他们河东狮吼,把孩子的兴趣和信心都给骂回去了,这样就太得不偿失了。</p><p>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首席专家赵石屏也曾说过:</p><p>“一年级起步的重点不在分数而在适应,是让孩子爱上学,这是小学一年级家长最大的任务。</p><p>在学习习惯方面,对一年级孩子而言,最重要的学习习惯有三个:</p><p>紧跟老师、自己做、不拖拉。”</p><p>作为领路的老母亲,我们要时刻记住这个核心,心平气和地陪着娃们,为这十多年的学习生涯开个好头。</p><p>当然,关于一年级入学的问题还有更多,我也会有疏忽,大家可以留言问我,特别是在孩子的心理方面,大家一定要给孩子做好建设。</p><p>娇娇妈这些年也认识了一些心理专家,可以替大家请教,给大家一个权威的答案,</p><p>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