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2:26:36

“不惯三气、不帮三忙、不交三友”,这才是教好孩子最关键的点!

<p>看过一句很在理的话:“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p><p>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不需要教,也不需要思考,这是一种浑然天成的力量。</p><p>可就是这样的爱之深,使得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学习、生活’一锅抓,紧密把控,生怕哪个环节脱了手,孩子就落人一等了。</p><p>教育的道路且阻且长,有一些道理,老师不会告诉孩子,但作为家长的你,却必须教给孩子!</p><p>不帮三忙</p><p>包庇的忙不帮</p><p>孩子之间的相处是很单纯的,他们有着“拜把子”的情义,特别注重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就连闯祸撒谎也是一锅背。</p><p>朋友带儿子欢欢喜喜的回老家探亲,却郁郁寡欢的回家。原来乐乐在乡里交了好几个朋友,和那些孩子一起玩泥巴捉小鱼,每天都过的很开心。</p><p>可是有天晚上,几个孩子一起放烟花,把村民远处存放的小草堆给点燃了,那可是别人用来烧饭的柴火,朋友气的对乐乐就是一顿暴打。</p><p>打完孩子,问是谁放的烟花,乐乐一口也不说,还口口声声嚷着“说了就不是朋友了”,可把朋友气得不轻。</p><p>包庇朋友不受惩罚伤害,确实算得上真朋友,可为人处事,犯了错就必须得有人承当。</p><p>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真为一个人好,就不能纵容他犯错。</p><p>抄作业的忙不帮</p><p>“哎,快把作业给我抄一下,老师来收了。”</p><p>“这道题怎么做啊,快给我瞟一眼。”</p><p>“我今天要去上培训班,这张卷子你帮我做好不?”</p><p>这些类似写作业的话,大家是不是很熟悉呢?</p><p>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很大,除了在校要写作业,回了家还有各科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p><p>有时因为作业太多,孩子完成不及时,为了避免老师的惩罚,孩子们就会选择抄作业。</p><p>作业,是巩固每日所学知识的最佳手段,也是学业查漏补缺的不二首选。</p><p>如果选择了抄作业,可能就会错漏重要的知识点,对学习没有帮助。</p><p>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孩子作业写不好可以请教老师,毕竟这是他们的本职工作。</p><p>如果完不成任务,也可以向老师说明详细情况,相信老师会酌情处理。</p><p>而且,抄作业也会让人形成依赖习惯,在学业上会变得更加懒惰,这对他们的成绩不会有提升作用,只会拖拉后腿。</p><p>打架斗殴的忙不帮</p><p>新闻上隔三差五的就会出现“校园暴力”、“校园欺凌”的新闻,每次看到都是一阵痛心。</p><p>家长们送孩子上学,是为了学做人学文化,而不是为当伤人的刽子手。</p><p>我们不阻拦孩子交友,是希望扩充他的交友圈,丰富他的业余生活。</p><p>可看着如今校园里的拉帮结派、孤立同学,我们不得不审视,孩子到底交的是什么朋友?</p><p>作为学生,孩子可以帮同学课后补习,也可以帮同学打扫卫生,但就是不可以帮忙打群架、欺负弱小同学。</p><p>学校,是一个青春洋溢的知识乐园,孩子们在里面应该汲取书香和墨香,拒绝戾气和暴力。</p><p>不犯三气</p><p>不犯脾气</p><p>朋友的儿子乐乐,是个典型的倔孩子。</p><p>每次出门,乐乐看到玩具,特别是变形金刚类的,总会迈不开腿。尽管家里已经有了,但还是要让爸爸妈妈再买回家。</p><p>对此,朋友很无奈:“骂也骂过,打也打过,但孩子就是铁了心要买。你不依他就一直哭,闹得人烦死了,也不知道这倔性子随了哪个。”</p><p>想必这也是很多家长经常面对的难题吧,但很多时候,家长都只是将这种现象归纳为“孩子小不懂事”,并没有正视到问题的严重性。</p><p>孩子脾气倔,总爱和爸爸妈妈唱反调,代表他们已经有了自我意识,具备了思考能力。</p><p>这时如果家长一味的纵容,不能耐心辅正他们的撒泼,会滋生他们性格思想的粗暴生长。</p><p>比如说,他们认定的事就一定要做到,认定的东西就一定要得到。</p><p>固执己见,只认死理,不能学会融会变通,对今后的学习,乃至未来的工作,都没有一点益处。</p><p>不犯娇气</p><p>前几天坐公交,车上发生的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p><p>当晚正值下班高峰,公交车内很拥挤,期间上来对母女,没过一会,那个约7~8岁的小女孩就大喊道:“我不喜欢人太多,这里好挤”,说完嘤嘤地哭了出来。</p><p>女孩的妈妈忙哄道:“这是下班时间,人多没办法,等下车就好了。”</p><p>女孩不依,照样哭诉:“我要下车。”对女儿无可奈何的妈妈,还是在下一站带着女儿下了车。</p><p>人们都说童言无忌,听听就罢了,可我却不这样认为。</p><p>现在的经济水平比较高,而家庭也就只有一两个孩子,养育孩子宠的厉害。</p><p>可这样的爱护,换来的却是孩子一个比一个娇气,出门走两步路就喊累,帮妈妈扫个地就往外跑,遇到脏点的地方就喊臭......</p><p>这样不能受苦受累的孩子,长大后你还指望他有什么出息呢?</p><p>要知道,一个孩子在三岁前,娇气是没问题的,但要是过了这个年龄段,娇气就会衍变为蛮横、不讲理、自私自利。</p><p>而且在生活中面对挫折和难关时,只会想着逃避,让父母帮自己解决困境,是一个懒惰,只懂享受不懂付出的人。</p><p>不犯小气</p><p>我们常说优学幼儿网分享是一种美德,孩子懂得优学幼儿网分享,是一种善良大气的表现。可在一些家长的眼里,孩子小气才聪明,才不会吃亏。</p><p>有时,孩子耍点小聪明不可厚非,但若是太过精明,一草一木算的分文不落,这就成了斤斤计较。</p><p>对孩子而言,优学幼儿网优学幼儿网分享是一种快乐,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友谊黏合剂。有了它,生活会更温情,思想会更开阔,友情会更牢固。</p><p>一个只懂打小算盘的孩子,不会体会到与人为善的乐趣,不会懂得优学幼儿网优学幼儿网分享的充实,有的只是狭隘的性格和难以放宽的眼界。</p><p>有一句老话,是这样说的:“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有舍有得,不舍不得!”</p><p>在这个世上没有吃白食的好事,要想有所得,自己就要先学会舍。</p><p>不交三友</p><p>无事生非的人</p><p>无事生非,无中生有。</p><p>这类人最喜欢散播谣言,挑唆离间,心情好的时候,就陪之闲聊两句;遇事不顺,就抖搂出几件让你难堪的事,再添油加醋,导致事情往极坏的方向发展。</p><p>这些人通常没心没肺,在任何人面前造谣都无所谓。流言蜚语是最伤人的,伤害个人、孩子和家庭。</p><p>记住,无事生非的另一面就是刻薄、自私、为所欲为,而这些东西是刻在骨子里,淌进血液里的。</p><p>如果孩子身边有这样的人,尽量避而远之,相信没有多少人愿意和他们待在一起。</p><p>两面三刀的人</p><p>有一种人,平时喜欢对人指手画脚,各种不满,恨不得天天让你穿小鞋,但一旦你给予他一些小恩小惠后,他就开始对你转换态度,对你倍儿好。</p><p>这种人没有自己的原则,很可能别人给他一些蝇头小利,他就选择出卖朋友、出卖家人了。</p><p>不要对这种人好,一不小心就会被他在背后插一刀。</p><p>这种容易被收买的人目光大多短浅,只知道关注眼前的一些小利益,不会长远思考问题,一副小人嘴脸,只会让人觉得倒胃口。</p><p>欺穷凌弱的人</p><p>人穷的时候,就像地方的蚂蚁,谁都看不起你,心情不好还会踩你一脚。</p><p>团子妈记得,莫言站在诺贝尔领奖台上,回忆起小时候因为家里穷,跟着母亲去拾捡麦穗,结果被守麦人殴打。</p><p>这个世界对于穷人从来就没温柔过,不分阶层,不分年龄,也不分亲疏。</p><p>学校里有些“小霸王”专门会欺负那些穿着普通,没什么零花钱的孩子,他们觉得羞辱他们会显得自己很厉害。</p><p>殊不知,每个欺穷的人,都长着一张阴险狡诈、鄙夷谄媚的脸,与之对应的,他们还会对一些“富二代”低头哈腰。</p><p>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君子之交淡如水,成为了一句笑话,我不希望孩子成为嫌贫爱富的人,我也不想孩子因为金钱,而丢到做人最基本的道德。</p><p>告诉孩子,身边有这样的人,一定要远离他,越早越好!</p><p>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p><p>教育的路很长,不要想着一蹴而就,保持耐心,保持信心,孩子终有一天会有成就。</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惯三气、不帮三忙、不交三友”,这才是教好孩子最关键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