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急产的发生?
<p>一般情况下,从有规律的宫缩到胎儿分娩出需要16~18个小时,如果缩短到6~10个小时固然开心,但如果分娩过程少于3个小时,即急产,那就不是开心了,孕妇在急产时需要怎么做?能提前预防吗?</p> <p align="center"></p> <p>一、哪些产妇易出现急产?</p> <p>除了上述提到的有流产、引产经历的产妇容易出现急产外,还有以下几种孕妇易出现急产。</p> <p>1、产妇在怀孕29~36周期间分娩,以18岁以下和40岁以上的孕妇居多。</p> <p>2、孕妇患甲亢、高血压及贫血等疾病。</p> <p>3、没有进行常规的产前检查,未发现胎儿过小、胎位不正、胎盘异常等影响分娩的情况,而产妇宫缩力强,也容易出现急产。</p> <p>4、产妇在临产前活动量过大、身体过度劳累等。</p> <p>二、孕妇在家出现急产怎么办?</p> <p>1、冷静处理</p> <p>产妇还在家中时,胎儿已经迫不及待地探出头,产妇和家人的紧张心情可想而知,但此时要努力做到不要慌张,冷静下来,再进行适当的应对处理。</p> <p>2、空出平坦地方</p> <p>首先在一个平坦的地方,铺上干净的浴巾或其他干净衣物,让产妇以最舒服的姿势,平躺或蹲坐准备将孩子生下来。</p> <p>3、产妇用力</p> <p>产妇接着慢慢用力,准备将孩子娩出,协助者要准备好干净的毛巾,接住婴儿。</p> <p>4、剪破羊水</p> <p>如果胎头娩出时,羊水尚未破裂,协助者可以用指甲或剪刀,小心将羊水弄破,让婴儿顺利娩出。</p> <p>5、迎接宝宝</p> <p>胎头娩出后,身体接着出来,因为婴儿身上有羊水和胎脂,所以身体会很湿滑,此时,要注意接住婴儿,小心掉落。</p> <p>6、哭声</p> <p>胎儿娩出后,要尽快以干净毛巾擦拭婴儿脸部和身体,并观察是否有哭声,或马上将婴儿倒抓起来,使他哭出声音,再把婴儿适当包裹。</p> <p>7、剪脐带</p> <p>接着用橡皮筋或干净的绳子,在距离婴儿肚子5厘米以上的地方,将脐带绑紧,再用干净的剪刀剪断脐带。</p> <p>8、娩出胎盘</p> <p>孩子出生后没有多久,胎盘会接着娩出,此时,可用盆将胎盘装起来,带到医院检查胎盘是否完全娩出。如果胎盘没有娩出,可暂时不用处理,等到医院后由医生处理。</p> <p>9、哺喂母乳</p> <p>胎儿娩出后,为预防温度过低,应用干净的大毛巾将孩子小心包好,此时,可以将他放在母亲身上,让他立即吮吸乳头。</p> <p>10、医院处理</p> <p>帮母亲大致清理完后,就可以将母亲和婴儿尽快送到医院,让医院接手后续的处理。</p> <p>三、如何避免急产的发生?</p> <p>1、对于经产妇来说</p> <p>在产前诊断发现的胎儿体重较轻或有早产可能性的孕妇,一旦进入产程就可能在短时间内分娩,而且早产儿与低体重儿在生产后需马上转送小儿科诊治,所以最好在产兆或早产征兆发生时,赶紧与医院联络,对可能的急产给予处置。</p> <p>2、对于初产妇来说</p> <p>先了解要分娩的前兆,比如落红(**带血分泌物)、破水(大量**水样分泌物)、子宫紧绷感、下腹部疼痛、腰疼、便意感等。准妈妈一定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预产期前两周不要外出活动,也不能从事体力劳动,要不然很可能导致急产。一旦出现临产征兆,要及时到医院待产。</p> <p>3、对于已知可能发生急产的准妈妈来说</p> <p>如果是已知可能发生急产的孕妇,足月以后就可以开始规划生产的事情,一旦发生产兆,及早到医院待产。</p> <p>四、可以先进行以下事情</p> <p>1.跟接生医师讨论好生产的模式。</p> <p>2.准备好生产住院所需物品(包括个人盥洗、住院所需证件等)。</p> <p>3.决定陪产人选,并安排好交通工具,以免措手不及。</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