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个月宝宝认知、语言、社会行为能力成长表
<p>众所周知,家庭成员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孩子总是静悄悄地学习周围人的言行举止并作为最好的榜样。家庭生活乐趣是陶冶孩子优秀品格和抵抗坏风气毒害的最有效条件。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进行早教是十分有必要的,好的早教甚至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p><p>1~3个月宝宝早教课程一、大动作</p><p>俯卧抬头:妈妈可以用一些彩色的带响声的玩具在前逗引,让宝宝练习自己抬头。Tips:抬头是翻身的开始,能翻身才能坐,能坐才能爬,总之先锻炼宝宝的脖子是关键!</p><p>头竖直:妈妈每天竖立起抱宝宝几次,让宝宝练习将头竖起来。</p><p>翻身:宝宝大约在3个月的时候就要开始练习翻身,当宝宝俯卧的时候,妈妈可以用玩具在宝贝的两侧逗引宝贝,训练宝贝翻身。</p><p>二、认知能力</p><p>视觉:宝宝平躺的时候,可以在宝宝的头顶上方二三十厘米(挂远了宝宝看不到哦)的高度挂一些彩色的球、铃、环,或一些能发声的玩具。2个多月的宝宝,眼球会追随活动的物体转动,因此,妈妈可以用两个玩具来训练宝宝视觉转移,让宝宝先注视一个玩具,然后再拿出另一个玩具,让宝宝的视线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也可以拿一个玩具在宝宝的眼睛上方慢慢转动,让宝宝的视线追随玩具移动。(宝宝喜欢移动的物体哦)</p><p>听觉:宝宝躺着的时候,妈妈可以在宝宝左右两侧说话,或者放一些柔和的音乐,让宝宝来寻找声源,训练宝宝的听觉。</p><p>触觉:妈妈在宝宝醒着的时候,掰开宝宝紧握的小拳头,用大拇指轻柔为宝宝的小手做抚触,以掌心为中央向四周轻推,并且要经常性地把宝宝的大拇指从紧握的小拳头中抽出来。宝宝到了两三个月的时候,妈妈要把毛线球、塑料玩具等不同材质的玩具放到宝宝的手中,让宝宝接触不同的物体,训练宝宝的触觉。</p><p>三、语言能力</p><p>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起,妈妈就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和宝宝讲话,为宝宝提供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有利于宝宝语言的发展。</p><p>当宝宝发出一些“唔”“啊”“哦”的音的时候,妈妈要及时鼓励宝宝,抱抱宝宝,或者亲亲宝宝。</p><p>宝宝在3个月的时候会逗笑,妈妈在宝宝情绪好的时候,可以多逗宝宝发笑,使宝宝感受多种声音、语调,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而且,最近有人提出了一种观点:笑的越多的宝宝智商越高。所以,妈妈们,要常逗宝宝笑啊。</p><p>四、社会行为能力</p><p>妈妈要了解宝宝的生活习惯,养成宝宝按时吃喝拉睡的习惯。此外,妈妈还要和宝宝有一些情感上的交流,如喂奶的时候要和宝宝柔和地对视,要充满爱意地和宝宝交流。</p><p>Tips:喂奶的时候别看手机啊,以为宝宝感觉不到吗?也别看手表,记着20分钟换一边。看着宝宝!你的宝宝会告诉你什么时候吃饱了哒!</p><p>3个月的宝宝已经出现了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他们对妈妈的声音和面孔格外感兴趣,因此妈妈要经常亲亲宝宝,抱抱宝宝,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样宝宝会对更多的人微笑,愿意与更多的人交往。</p><p>4~6个月宝宝的早教课程一、大动作</p><p>俯卧支撑:训练宝宝用两只手撑起身体的上半部分(主要包括头和胸部),妈妈可以先让宝贝趴着,然后用彩色的玩具或者会发生的玩具,在宝宝的头顶晃动,这样宝宝就可以用胳膊撑着身体,把头抬起来。随着宝贝月龄的增大,宝宝会逐渐用一只手撑着身体,另一只手腾出来够玩具。</p><p>坐:4个月的宝宝可以训练拉坐,具体做法是让宝宝平躺,妈妈伸出手指,让宝宝握住自己的手指,轻轻一拉,将宝宝的头和肩膀拉起来,然后再让宝宝平躺,反复几次。如果发现宝宝没有办法让自己的头竖直,妈妈就要过一段时间再来练习这个姿势。</p><p>等到宝宝5个月的时候,就可以练习靠坐,让宝宝靠坐在沙发上,一天2——3次,以后可逐渐减少靠垫的支持,让宝宝学着独坐。</p><p>二、精细动作</p><p>4个月左右的宝宝,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精细动作也在发展,特别是手部的,因此,妈妈在这个时候也要注意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p><p>妈妈可以在宝贝的周围放一些玩具,让宝贝尝试自己去拿。另外也可以准备一些大小不一的玩具,让宝贝来抓握,训练宝贝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抓握能力。</p><p>推荐玩具:拨浪鼓、摇摇铃。这些玩具可以让宝宝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不同的动作,比如摇、抓、拿等。</p><p>宝宝6个月左右的时候身体已经很灵活了,所以这个时候妈妈或者力气大的爸爸要常常将宝宝举起来,让宝宝练习蹬腿,锻炼宝宝的腿部肌肉。</p><p>妈妈在宝贝4个月的时候,要抱着宝贝跳舞,培养宝贝的节奏感,一天2——3次。建议最好放一些音乐。</p><p>三、语言能力</p><p>妈妈要随时随地教宝宝认识周围的事物,让宝宝多听,这样宝宝的语言发展会非常迅速。</p><p>Tips:现在有很多识图识字卡片,但是小编还是喜欢带小土豆看实物,看真实的苹果和猕猴桃,可以让宝宝摸到,这是立体的感受。把宝宝背在身上,妈妈再做什么,就跟宝宝解释。</p><p>妈妈在和宝宝说话的时候应该面对着宝宝,这样宝宝就能看清楚妈妈的口型,表情,从而锻炼宝宝适应妈妈的表情变化。</p><p>四、认知能力</p><p>妈妈要抱着宝宝多照镜子,让宝宝认识镜子里的自己,促进宝宝主客体意识的发展。</p><p>可以和宝宝玩捉迷藏游戏,培养宝宝的反应灵活性。</p><p>7~10个月宝宝的早教课程一、大动作</p><p>独坐:训练宝宝的独坐能力,妈妈可以把宝贝放在凳子上,让宝贝的双腿着地,用手扶着宝贝的大腿,不要扶宝贝的背,然后慢慢地撒开手,让宝宝自己掌握平衡。另外也可以放一些玩具在宝宝的周围,让宝宝转头寻找周围的玩具,训练宝宝的灵活性。</p><p>爬:爬是宝宝动作发育的一个标志阶段,宝宝可以通过爬来移动自己的身体,扩大探索的视野。妈妈可以用玩具来吸引宝宝,让宝宝向前爬。有部分宝宝刚开始学习爬行的时候向后缩,这个时候,妈妈可以用手抵着宝宝的脚,使宝宝向前移动。</p><p>站:妈妈可以扶着宝宝学习站立,练习的时候要让宝宝的两腿分开,但不可站立太久,一次一到两分钟即可。每天练习三到五次。</p><p>二、精细动作</p><p>训练宝宝用拇指和食指捏取东西,锻炼宝宝手指的灵活性,比如让宝宝捏豆子或者珠子,但妈妈一定要在旁边看护,避免宝宝塞到嘴里。</p><p>妈妈可以教宝宝玩鼓掌的游戏,让宝宝双手互拍,训练宝宝的协调能力,另外,妈妈可以多准备几个玩具,同时递给宝宝,让宝宝学会把一只手里的玩具递到另一只手里。</p><p>推荐玩具:可以敲的鼓。宝宝用双手拍打的时候锻炼了宝宝的协调性。</p><p>妈妈还要特意锻炼宝宝拿起、放下等动作。</p><p>妈妈还要训练宝宝自己扶着瓶子喝水,配合妈妈穿脱衣服等。</p><p>三、认知能力</p><p>视觉:利用图片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多给宝宝看一些彩色的图片,并且告诉宝宝图片的内容。妈妈还要带宝宝去不同的环境,扩大宝宝的视野。</p><p>听觉:每天给宝宝听一段音乐,让宝宝感受不同的旋律、节奏等。妈妈还要鼓励宝宝用手拍各种不同的玩具,让他来辨别不同的声音。</p><p>四、语言能力</p><p>10个月左右的宝宝已经能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这些叠字词,因此妈妈要有意识地强化训练,一旦宝宝发这些音,妈妈就要表扬宝宝,亲亲宝宝,这样宝宝就更愿意张口发音,有利于语言的发展。</p><p>小编Tips:当宝宝无意识说出ma-ma这些音时,妈妈要立刻予以鼓励,并用代词重复,比如“是的,我是妈妈”。</p><p>10个月左右的宝宝,妈妈要叫宝宝唱儿歌,儿歌的选择最好有带拍手、扭腰等动作,妈妈可以一边唱一边教宝宝做动作。</p><p>五、社会行为能力</p><p>这个阶段宝贝已经可以分清楚自己所熟悉的人和陌生人,因此,妈妈要多带宝宝去接触陌生的人,避免宝宝怕生。另外,妈妈也要教会宝宝一些礼貌用语的动作,比如再见、谢谢等。</p><p>继续教宝宝指认东西,如“爸爸在哪里”、“桌子在哪里?”等,让宝宝学会寻找和辨别不同的物体。</p><p>11~14个月宝宝的早教课程一、大动作</p><p>宝贝扶着东西站稳</p><p>宝贝会走路</p><p>宝贝会跑</p><p>二、精细动作</p><p>宝贝借助木棍够东西</p><p>宝贝拧开瓶盖</p><p>宝贝盖上瓶盖</p><p>宝贝搭积木,稳稳地能搭三块积木</p><p>宝贝用勺子吃饭</p><p>宝贝会翻书</p><p>三、语言认知</p><p>宝贝会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这些叠词的音</p><p>宝贝听到叫自己的名字有反应</p><p>四、社会认知</p><p>宝贝对熟悉的人会微笑</p><p>妈妈离开时宝贝会依依不舍</p><p>宝宝对陌生的小朋友和人不害怕</p><p>宝贝会做再见的动作</p><p>五、思维认知</p><p>宝贝能指认至少三个以上的身体部位</p><p>宝贝听到音乐会随着旋律扭动身体</p><p>宝贝会脱帽子和袜</p><p>15~18个月宝宝的早教课程一、大动作</p><p>这个月龄阶段的宝宝的运动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妈妈还是要坚持让宝宝加强练习,多带宝宝去户外活动,加强宝宝的走、跑能力的训练。</p><p>妈妈可以带宝宝玩滑梯,上下楼梯,锻炼宝宝腿部肌肉的发展。另外也可以玩投掷皮球等游戏,锻炼宝宝的手臂大肌肉。</p><p>二、精细动作</p><p>鼓励宝宝多玩动手的游戏,锻炼宝宝的手部小肌肉。如给宝宝提供笔和纸,让宝宝练习涂鸦, 搭积木等等。</p><p>三、认知能力</p><p>教会宝宝认识五种以上的图形,与宝宝一起看图片,并让宝宝说出图片的颜色,形状等。</p><p>让宝宝知道上下、大小、多少、长短等关系,可以通过画画来教宝宝,画一条长的线,和一条短的线,让宝宝自己比较两条线的关系。</p><p>让宝宝认识五种以上的颜色,生活中随时教宝宝分辨不同的颜色。</p><p>教会宝宝区分衣服和裤子。</p><p>四、语言能力</p><p>当宝宝被问到几岁了,叫什么名字,男孩女孩的时候,可以回答出来。</p><p>能用简单的语言和妈妈交流。</p><p>会背三首以上儿歌或童谣。</p><p>会数到5以上。</p><p>会模仿几个动物的叫声。</p><p>19~24个月宝宝的早教课程一、大动作</p><p>这个月龄的宝宝可以自如地行走,下蹲,能有目的地投掷、用脚踢皮球,会扶着栏杆上下楼梯,会自己上滑梯并滑下来。妈妈可以利用玩具来训练宝宝走、弯腰、蹲下来等一连串大动作,比如可以让宝宝去捡地上的玩具,并放到原来的位置,也可以和宝宝玩踢皮球的游戏。</p><p>二、精细动作</p><p>这个月龄的宝宝手部动作更加灵活了,会自己握笔自如地画画,甚至能画出直线,能用拇指和食指捏东西,会穿珠子,能搭4——8块积木,会自己拿勺子吃饭,会自己穿脱衣服。</p><p>三、语言能力</p><p>这个月龄的宝宝,语言能力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掌握的词汇也丰富了,从名词、动词扩展到形容词、副词,并开始说词组和一些简单的句子。妈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点滴对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训练,如看到一个东西,可以问宝宝“这是什么”、“干什么用的”等等。</p><p>妈妈给宝宝讲故事的时候,尽量用短句,再加上丰富的表情和语调,吸引宝宝的注意,而且一个故事要重复讲几次。</p><p>四、认知能力</p><p>注意力:这个阶段的宝宝能集中注意力看电视、看图片、念儿歌、听故事等,但注意力一般保持在10分钟左右。</p><p>观察力:妈妈要注意训练宝宝对形状、颜色、大小、多少等分辨能力,比如拿两个苹果,让宝宝来判断哪一个大哪一个小。</p><p>记忆力:这个阶段宝宝的记忆处于无意识记忆,有意识记忆非常短暂。妈妈可以通过玩捉迷藏的游戏来训练宝宝的记忆力,比如拿一个玩具,先给宝宝看,然后藏起来让宝宝寻找。</p><p>社交能力:家里来客人时,妈妈要教宝宝学礼貌用语,如“你好”、“谢谢”、“再见”等等。</p><p>妈妈还要鼓励宝宝与小伙伴玩耍,把自己的玩具主动给其他的小朋友玩,让宝宝学会分享。</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