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营养学博士给出的辅食建议
<p>辅食也叫离乳食,顾名思义是孩子从母乳到大人食物的一个过渡。有一次意中看到某育儿论坛一位年轻妈妈因为带孩子的老人为自己满6个月的孩子一日三餐添加粥面等大人食品而导致孩子喝不够母乳而烦恼。文章下面的评论五花八门,有的说家人是对的,吃粥面的孩子营养充足;有的说自家孩子2个月就开始吃米糊了,白白胖胖很健康等等。不说这位妈妈的感想如何,我深深感觉虽然中国孩子父母的文化水平不低,但是因为隔代抚养的比例较高,在辅食喂养上却仍然延续上一代陈旧的方式,存在许多误区。</p><p>婴儿的内脏包括肠胃都处于未成熟阶段,如婴儿的胃形状成筒状,因此较易吐出胃中的食物。另外婴儿的消化力及免疫力都很弱,胡乱喂食大人食物极易引起食物中毒等病症。针对婴儿的发育来逐步添加辅食显得尤为重要。</p><p>日本帝京大学营养学博士上田女士对婴儿辅食提出了六个原则原则一:辅食的软度为婴儿可以直接吞咽下去为佳</p><p>国际公认的辅食开始月龄为5-6月,此时大部分的婴儿还不具备咀嚼能力,具备较为健全的咀嚼能力要到1岁左右,因此食材应充分煮软至可直接吞咽程度。</p><p>原则二:食材需要充分加热杀菌</p><p>婴儿对于细菌的抵抗力很弱,食材磨碎后感染细菌的机率也增大,因此所有食材都必须要充分加热</p><p>原则三:从最容易消化的米粥或米糊开始摄取</p><p>米类薯类等碳水化合物加热后不但粘稠容易入口,同时米粥类也是人类身体较好吸收的营养素,不容易产生食物过敏反应,是婴儿辅食开始的最佳选择。</p><p>原则四:从无油无添加任何调味料开始</p><p>在人体中处理多余盐分的器官是肾脏,6个月婴儿的肾脏机能只有成人的一半,因此过多的盐分对婴儿是一种负担,婴儿从7-8个月开始可以添加少许盐分,即使过了1岁,也应将盐分油分控制在大人的三分之二左右。</p><p>原则五:蛋白质食物的量要注意循序渐进</p><p>对于婴儿来说,消化过多的蛋白质对身体是一种负担。但蛋白质作为成长不可或缺的营养,要注意蛋白质摄取的循序渐进,比如从脂肪量较少的豆腐和白鱼开始添加。</p><p>原则六:特别留意婴儿不能摄入的食品</p><p>比如蜂蜜中含有婴儿不能消化的菌类,还有容易卡在喉咙的年糕,果冻,还有糖分油分较多的零食如巧克力;生鸡蛋及生肉类也不宜喂食。</p><p>上田博士的书中将婴儿的辅食进程分为四个阶段:1.5-6月:从果泥、米糊、菜泥等浓稠流质食物开始,结合母乳或奶粉一天喂食一次,母乳奶粉与辅食的营养比例为百分之二十比百分之八十。</p><p>2.7-8月:从流质食物转变为软硬程度如豆腐的固体食物 ,增加鱼肉或猪肉等荤食,一天喂食2次,辅食与母乳奶粉的营养比例为百分之三十比百分之一七十。</p><p>3. 9-11月:食物软度可增加到如香蕉般软硬,蔬菜煮软后也可以不必打成泥状。一日喂食三次,与母乳奶粉的营养比例应为百分之六十比百分之一四十。</p><p>4.1岁-1.5岁:食物大小和硬度可继续增加,可将大人食物清淡调味后分出给孩子食用。这时宝宝身体营养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从辅食中摄取。</p><p>两种适合月龄6-12月的婴儿调味汁做法1.日式柴鱼汁</p><p>柴鱼汁是日式料理的基本调味料,味道清淡可以代替盐和味精为辅食调味。</p><p>材料:干海带2023px 柴鱼花10g 纯净水400cc。</p><p>做法:干海带洗净,浸泡于纯净水中30分钟后中火加热。煮沸后取出加入柴鱼花。</p><p>小火煮3分钟后滤过。</p><p>2. 混合蔬菜汁</p><p>一次性做蔬菜汁和蔬菜泥,汁可作为粥类和汤类的天然调味料,蔬菜泥可以直接食用。</p><p>材料:洋葱80g,胡萝卜100g,南瓜150g,西洋菜90g,纯净水400cc。</p><p>做法:将胡萝卜去皮,切成厚度25px圆片;洋葱去皮后切成25px左右丁;南瓜去皮切成50px大小;西洋花去根后切成小朵备用;锅内倒入纯水,切好的洋葱胡萝卜用中火煮沸;再放入南瓜,西洋花小火煮25分钟后滤过。</p><p>以上两种调味汁都可以放进冰格保存1-2周,解冻后加入粥面中代替调味品即可。</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