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宝宝的护理常识
<p>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在28周以上至38周以下的新生儿,早产原因可能如下。</p> <p>母亲因素:</p> <p>妊高症、急性感染、急慢性中毒、慢性疾病、情绪激烈波动、意外创伤或手术。</p> <p>子宫胎盘因素:</p> <p>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肿瘤、子宫内膜炎。</p> <p>胎儿因素:</p> <p>多胎妊娠、胎儿严重畸形、溶血及脐带异常。</p> <p>诊断要点</p> <p>大多数早产儿体重小于1 500克,身长不足46厘米,孕期越短,体重越轻,身长越短。</p> <p>外观头大,囟门宽,颅缝分离明显,皮肤鲜红薄嫩,皮下脂肪少,胎毛多,耳壳软,乳头小或无,指甲软,不超过指端,皮肤纹理少,四肢张力低下,男婴睾丸未降,女婴大阴唇未遮盖小阴唇。</p> <p>各种生理功能不成熟。</p> <p>体温调节不稳定,哭声低弱;吸吮吞咽能力差;肝功能不成熟;肾脏调节水、电解质能力不足;身体免疫功能差,对各种致病菌敏感,炎症反应不明显,感染容易扩散。</p> <p>护理方法</p> <p>注意保暖,采用各种方式保证婴儿体温稳定在37℃为宜,外环境温度一般在28℃~34℃之间,湿度保持在55%~70%之间。</p> <p>做好严密的消毒隔离工作,保持早产儿的清洁,室内通风光照良好,并写好各项记录,及时发现病情,及早治疗。</p> <p>对有呼吸暂停及口唇发紫的婴儿应及时给氧,氧浓度应保持在30%~40%,以解除症状为宜,一般主张间歇供氧。</p> <p>主张早期喂奶,即在出生后6~12小时内,先用5%的葡萄糖水试喂两次,间隔两小时,若无呕吐则可开始喂奶。</p> <p>吸吮及吞咽反射良好的婴儿可以直接哺母乳或用奶瓶喂,但应注意避免婴儿疲劳和呛咳,吸吮吞咽反射差者可先用液管喂养;然后可插硅橡胶管鼻饲,喂后取侧卧位,密切观察是否有紫绀、漾奶的情况出现。</p> <p>不能进食的并且体重极低的早产儿应该进行静脉输液供给部分或全部营养素,要求热量每天每千克体重418焦,水每天每千克体重150毫升,并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及电解质。</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