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儿和足月新生儿也可能发病
<p>呼吸窘迫症状可在生后立即出现,在生后6h内逐渐加重,最迟在12h内出现症状。临床症状一般在生后48h左右最为严重,但也有少部分在生后l 2h内最严重。</p> <p>生后早期可见尿量减少,伴周围性水肿,约生后48h开始尿量增加,临床症状改善。</p> <p>呼吸暂停一般为呼吸衰竭晚期表现.若在生后6h内发生,需考虑感染可能。</p> <p>气促、吸气性凹陷、呼气性呻吟、鼻冀扇动、氧需要量增加。</p> <p>若未及时对症处理,可出现青紫,甚至苍白、肌张力降低等。</p> <p>由于呼吸窘迫及吞咽障碍,生后早期可见咽部分泌物或口吐白沫。</p> <p>两肺呼吸音降低,吸气时可闻及细湿哕音。</p> <p>患婴多为胎龄不足35周的早产儿,发病率随胎龄降低而增高,但近足月早产儿和足月新生儿也可能发病。</p> <p>男性婴儿、剖宫产、围生期窒息、多胎、母亲糖尿病以及产前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等为RDS高危因索。</p> <p>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出生后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症状,两肺呼吸音降低。</p> <p>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p> <p>髂鉴别疾病:包括先天性肺炎、湿肺、气胸、膈疝等。l:3咽部有大量分泌物时应排除食道闭锁/食道气管瘘。</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