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1:57:40

孕期别拒绝反季节果蔬

<p>寒冬来临,应季果蔬越来越少,反季节果蔬开始上市。一直以来,有一种说法,认为反季节产品不顺应自然生长规律,所以营养价值低,而且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如此顾虑让人们对反季节产品总是充满疑惑,反季节果蔬真的不好?孕妈咪真的不能吃吗?</p><p>一、孕妈咪正确看待反季节果蔬·反自然也不准确</p><p>反季节果蔬从来源看有很多种:一类是本身在冬天温暖的热带地区生长的,比如从广东、云南、海南,甚至国外种植,冬季时通过物流配送到市场;第二类是从冷库里搬出来的,在收获季节就已贮藏好,比如常见的土豆、苹果;第三类则是大棚蔬菜。</p><p>前两种都不算是反季节,对于生产地而言都是顺应季节的,也不算违背中医的“逆天时而食”,只是对于消费地而言是“反季节”罢了。</p><p>·营养确有缺失</p><p>很多人吃反季节果蔬,总感觉在口感上略逊一筹,这倒是事实。从南方运过来或者储存保鲜的,营养上难免有所流失,而对于大棚蔬菜来说,确实也存在先天不足。</p><p>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姚华等人,曾对乌鲁木齐市板房沟乡塑料大棚温室环境下种植的蔬菜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大棚里的黄瓜营养含量远不如田间正常生长的。正常生长条件下每100克含叶绿素0.75毫克、维生素C16.2毫克、糖分为2.3毫克,而在大棚中生产的黄瓜每100克含叶绿素0.36毫克、维生素C12.7毫克、糖分1.7毫克。同时钾、钙、铁等营养也均低于田间的。</p><p>这是因为应季蔬果的日照更充分,糖分等物质积累更充沛;而反季节蔬菜由于生长期短,受光照和温度的制约,会让口感受到影响。</p><p>二、当季or反季,孕期都要多吃果蔬·风味变差,营养变少,不代表就不能吃</p><p>水果和蔬菜对平衡孕期膳食营养起到积极作用,反季节果蔬也能如此。尤其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如果没有反季节蔬菜的供应,单一的蔬菜品种会导致孕妈咪饮食营养元素的缺乏,即便反季节果蔬营养有差异,菜品的丰富也足以弥补这一缺憾。</p><p>所以,无论哪个季节,孕期要多吃点蔬菜水果,才是最关键的健康问题。冬天吃蔬菜水果,总比不吃要好。当然如果有可能的话,优先选择应季农产品。</p><p>·仔细区别催熟水果</p><p>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不法商贩为了销售货品,利用化学试剂催熟反季节水果,这类水果吃多了却是非常不好的,所以要认真区别。</p><p>香蕉:表皮嫩黄好看,吃起来却硬硬的,一点也不甜,很有可能是催熟的,慎买!</p><p>西瓜:西瓜皮上的条纹不均匀,切开后瓜瓤特别鲜艳,可瓜子却是白色的,吃完嘴里有异味,之后就别再吃了。</p><p>草莓:中间有空心、形状不规则又硕大的草莓,一般是激素过量所致。草莓用了催熟剂或其他激素类药后生长期变短,颜色也新鲜了,但果味却变淡了。</p><p>葡萄:在购买时,如果每一颗葡萄颜色都很深而且亮度很好,但吃起来却不甜,就很有可能是催熟的。</p><p>三、反季节果蔬的两大误区·植物激素会催熟孩子?</p><p>——提到反季节果蔬,很多人听说反季节的东西是激素催长出来的!</p><p>在反季节蔬菜的培育中,的确常用到植物生长激素,专业说法叫“植物生长调节剂”。这是因为如果是应季种植,在田野里授粉工作由蜜蜂等昆虫完成。而大棚中就找不到这样的“劳动力”了,这时就必须用到不经授粉也能结出果实的植物生长调节剂。</p><p>但调节剂都有明确适用范围和用量要求,只要按照要求使用,是能够保证安全性的。有人担心反季节植物生长调节剂导致儿童性早熟。事实上,迄今为止并没有证据表明有相关性。</p><p>·农药更易残留?</p><p>——除了激素问题,很多人担心大棚蔬菜农药易超标。</p><p>棚里通常是高温高湿的环境,一方面有利于反季节蔬果生长,但同样也适合一些病菌害虫生长。如果不是采用生物防治等手段,就必须大量使用农药。另外大棚因没有雨水和风的冲刷,也不利于农药分解,所以反季节果蔬更容易农药残留。</p><p>但是,不同种类的农药分解条件不同,不能以“气温高”一概而论。相反,多数情况下,高温更有利于化学物质的分解。</p><p>所以很多专家均表示,反季节蔬菜是否安全跟反季无关,和应季果蔬一样,安全是种出来的,只要植物激素和农药使用合理,一样是安全的。监管部门把住检测关口,农药残留和激素问题都可避免。</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孕期别拒绝反季节果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