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厌食
<p>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是重要的能量和营养来源,而处于成长发育期的孩子们更需要充足的营养和热量来支持不断成长的身体和智力。然而有些孩子却出现了不爱吃饭的情况,其实这便是幼儿厌食。幼儿厌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主要发生在3-6岁的孩子当中,造成孩子厌食的原因有许多。但是家长无需过于担心,厌食是一种症状而非疾病,只要用正确的治疗方法、对孩子加以积极的引导,厌食是很容易治愈的。</p> <h2>什么是幼儿厌食</h2> <p>幼儿厌食,顾名思义,指的是孩子吃饭没有食欲,对美食不感兴趣的症状。它主要发生于三到六岁的儿童群体中,常伴随着食欲不振的症状,孩子甚至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若家长忽视了孩子的症状,让孩子长期厌食,可能会导致孩子抵抗力下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p><p>假性厌食与厌食症</p><p>假性厌食与厌食症有着根本上的区别,假性厌食是父母拿不准孩子应该吃多少,误以为孩子是因为得了厌食症才吃得少。父母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爱吃零食少吃饭并不是厌食,即使孩子吃得少,只要身体在健康成长,体重没有重大变化,就说明孩子并没有得厌食症。</p><h2>幼儿厌食的常见原因</h2> <p>· 孩子方面</p><p>1.体内微量元素不足</p><p>一些微量元素如锌摄入过少,则可能导致孩子厌食。</p><p>2.疾病因素影响</p><p>肠炎、肝炎、便秘和消化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病症可能会造成孩子厌食。其他较为严重的疾病如结核、心肺功能不全等也是孩子厌食的常见原因。</p><p>3.用药不当</p><p>一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会导致孩子厌食,如红霉素,VA和VD补充过量同样可能让孩子食欲不振。</p><p>4.缺少运动</p><p>只吃饭不运动会导致新陈代谢减缓,消化功能变弱,从而影响食欲。</p><p>· 家长方面</p><p>1.喂养不当</p><p>饮食缺乏规律,食物营养不均衡、喂养过量或少量,或者保健品摄入过量等。</p><p>2.引导不当</p><p>吃饭的同时看着电视、玩着玩具或者和伙伴玩耍,这些外界干扰因素会分散孩子吃饭的注意力,不利于孩子专心吃饭。另外,若家长本身就有挑食的习惯,孩子也极易有挑食的倾向。</p><p>3.情绪影响</p><p>有些家长过于重视孩子的吃饭问题,逼着孩子吃不爱吃的菜食或是强迫孩子多吃,如此行为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厌食。当孩子遇到搬新家或是家庭变故等环境刺激时也可能会厌食。</p><h2>幼儿厌食可能引发的疾病</h2> <p>1.消化系统疾病</p><p>厌食最容易引起肠道疾病,且孩子由于缺少营养易得营养不良。</p><p>2.抵抗力下降,免疫系统紊乱</p><p>进食不足会导致蛋白质缺少,孩子会没有活力,抵抗力下降。</p><p>3.发育缓慢</p><p>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孩子需要很多的营养支撑身体需求,营养供不应求会导致发育减缓,主要体现为身高和体重增长缓慢。情况严重时孩子可能会有发育障碍等问题。</p><p>小贴士:小儿厌食要和哪些病区分?</p><p>1.疳病:疳病的主要症状为面黄肌瘦、腹部膨胀或是凹陷严重、头发稀少等,会影响生长发育,也可能引发其他疾病且病程比较长。</p><p>2.畏食:畏食和厌食的共同点在于都体现在孩子的饭量变少了。其区别在于:畏食不会使食欲下降,它只是由于溃疡腹痛等口腔或肠道问题使得孩子进食时觉得不舒服,从而让孩子惧怕或拒绝进食。</p><h2>幼儿厌食应做哪些检查</h2> <p>1.家长自身检查</p><p>比如是否影响了孩子的情绪,有没有过分关注孩子的吃饭问题导致孩子有了逆反心理。</p><p>2.血常规检查</p><p>抽血验血,从各项检测指标反应孩子的体内环境是否健康平衡。</p><p>3.微量元素测定</p><p>通过测定可以知道孩子体内微量元素是否均衡,找出孩子厌食的原因。</p><p>4.消化道检查</p><p>通过纤胃镜检查是否患有溃疡,通过X 光拍片检查是否有穿孔、有无胃壁变厚等症状,若胃肠道有出血、粪便隐血的现象,则应检查孩子的血红蛋白水平。</p><p>5.肝肾功能检查</p><p>若孩子有腹胀的症状,则应检查此项,观察孩子身体内肝脏器官的损伤程度。</p><h2>幼儿厌食如何治疗</h2> <p>1.改善进食环境</p><p>家长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进食环境,注意孩子饮食但是不要过分关注,避免让孩子情绪低落产生压力。</p><p>2.控制零食量</p><p>培养孩子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让孩子独立进食,合理控制孩子的饭量。孩子爱吃零食也不能一味的满足,零食可以吃但不能多吃,避免孩子过分依赖零食。</p><p>3.营养合理均衡</p><p>为孩子搭配营养的食物组合,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固然重要,但营养过剩对孩子也是一种危害。</p><p>4.适度运动促消化</p><p>带孩子多参加运动,孩子多锻炼锻炼有助于消化,也能让孩子心情舒畅。</p><p>5.及时就医</p><p>孩子身体状况变差就需及时去医院治疗,遵从医生的指示让孩子慢慢康复。</p><p>6.中医治疗</p><p>必要时可采用中医的治疗。中医里,幼儿厌食分有两种临床诊断——虚症、实症。虚症宜调补,实症宜消导。</p><p>· 对于实症</p><p>原因:停食或者哺乳停止。</p><p>临床症状:食欲不振、手心足心易热、睡觉不安稳、呕吐、腹泻等。</p><p>药方1:鸡内金、藿香、焦山查、茯苓、建曲各9克,外加陈皮6克、胡连3克.</p><p>药方2:山药、麦芽、稻芽、川明参、苡仁、鸡内金各9克。</p><p>· 对于虚症</p><p>原因:身体虚弱、由其他病症造成的元气损伤。</p><p>临床症状:食欲不振、虚弱乏力、缺乏精神、嘴唇和舌苔颜色发淡。</p><p>药方1:党参、茯苓、麦芽、生谷、白术各9克,外加干姜和草寇各3克。</p><p>药方2:党参、茯苓、生麦芽各9克,焦术、川朴、甘草各3克,外加焦查6克。</p><p>注意:对于以上两症,若出现以下症状,可适度根据情况增加对应的药物。</p><p>a.腹泻:山药、莲肉各9克,若腹泻持续时间较长,可适当增加诃子6g、赤石脂9g。</p><p>b.发潮发热:骨皮和白薇各9克。</p><p>c.肚子胀:莱菔子3克。</p><p>d.出汗:浮小麦9克、生牡蛎15克。</p><p>e.气血逆行:砂仁3克、千年健9克。</p><p>7.捏脊疗法</p><p>一种对治疗小孩厌食效果显著(尤其是虚证)的养生保健法,步骤如下:</p><p>(1)首先为了孩子的肌肉放松下来,在孩子的背部轻轻揉搓几下。</p><p>(2)再次,用右手的大拇指贴着孩子背部的督脉,从大椎穴慢慢划到长强穴,如此动作重复两到三遍。(督脉即身体背部的中轴线,大椎穴在人体第七个颈椎棘突的最高最大处,也就是肩峰连线的中点,长强穴通俗点说就在尾巴根,即尾骨尖和肛门的中点处。家长如果不确定穴位是否摸准,最好搜索一下人体穴位图)</p><p>(3)最后,用大拇指抵着孩子的皮肤,将食指中指按在前,三根手指同时自上而下提拉皮肤。双手交换揉捏,注意一捏一提一放逐渐向上推进。如此动作重复三到五遍。</p><p>8.香囊熏疗</p><p>这是一种通过药物刺激穴位、疏通经络,从而使孩子开胃健脾的治疗方法。</p><p>(1)挂于胸前的香囊:高良姜、川椒、苍术、荜茇、青陈皮、薄荷的细末。佩戴1-2个月。</p><p>(2)置于肚脐的香囊:黄芪、炒六曲、焦山楂、炒白术、皮硝、炒内金各十克、木香、陈皮、砂仁各六克,将其细末置于袋中。放置1-2个月,期间每个月要换一次药。</p><p>9.按摩治疗</p><p>通过按摩疏通脉络,调理孩子失调的脾胃从而治疗厌食的方法,需每天坚持。</p><p>(1)按顺时针方向,用大拇指按摩孩子的手掌约三百次。</p><p>(2)按顺时针方向、轻轻用手掌按摩孩子腹部约一百次。</p><p>(3)按摩孩子足三里穴约三百次(足三里位于小腿外则,在外膝眼下四横、胫骨边缘处。)</p><p>10.补锌</p><p>补锌开胃是现在大多数家长都知道的知识,各项研究也表明,微量元素锌在治疗孩子厌食方面效果显著。</p><h2>治疗幼儿厌食的注意事项</h2> <p>1.喂养要合理</p><p>研究表明,纯母乳喂养的孩子很少出现厌食现象,所以建议妈妈坚持母乳喂养6个月。另外,孩子的吃饭问题虽然重要,但营养补充要合理、荤素搭配要合理、饭量要合理。</p><p>2.饮食习惯要健康</p><p>按时吃饭、少吃零食、膳食搭配均衡、吃饭时不嬉戏玩耍,这样有助于孩子远离厌食,健康成长。</p><p>3.情绪要保持愉悦</p><p>遇到孩子不想吃饭或是不吃某样菜的情况,家长切忌逼着孩子进食。孩子长期被逼着吃饭会养成厌食的情绪,家长在这种情况下应当保持耐心慢慢引导。</p><p>4.树立榜样</p><p>其实许多孩子的挑食习惯在某些程度上继承于家长,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父母的饮食习惯。若家长能树立一个不挑食的好榜样,孩子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厌食。</p><p>5.治疗要及时</p><p>生病难免会造成孩子情绪下降胃口不佳,家长要积极让孩子治疗,尽快让身体恢复健康。</p><h2>如何预防幼儿厌食</h2> <p>1.培养孩子吃饭的新鲜感</p><p>避免经常吃同一样菜,经常换换口感会让孩子对吃饭产生兴趣。</p><p>2.鼓励孩子</p><p>当孩子听话爱吃饭时要多鼓励他,培养孩子“爱吃饭是好事”的观念。</p><p>3.不用补品</p><p>孩子一般不需要用补品来补充营养,均衡饮食就能满足孩子成长所需的所有营养。</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