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方位词学习八大类
<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方位词是日常用语的常用词,但往往有部分学生使用随意,错误丛生。在地理学习中用好方位词直接关系到地理学习与表达的效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那么,地理学科有哪些常用的方位词呢?怎样才能正确使用方位词?优学地理网给大家总结在地理学习时常用的方位词有如下8类:</p><p>1.表示地理实物空间分布的相邻关系。如:南面东侧。我国南面有越南、老挝等邻国。180°经线东侧为西12时区,西侧为东12时区。</p><p>2.表示地理事务空间位置的从属关系。如北部。宁绍平原在浙江省的北部。如用北方等词取代,就使宁绍平原与浙江省脱离关系了。又如陇东、陕北等均指本省内部不同方位的地区。</p><p>3.表示地理事物相隔离的不同地域空间。如北方,西方。日本的北方四岛仍在俄罗斯手中;近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趋缓。</p><p>4.表示地理事物不同方位的空间范围。如内外、南北,以南。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秦岭-淮河以南。</p><p>5.表示确切的地理位置。如北陲、东端。西藏和新疆分别是我国西南和西北的边陲省区;我国的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p><p>6.表示地理事物的动向及其变化。</p><p>如东流、北风、向右偏、左偏等。长江东流入海;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运动方向右偏。其中名词前面的方位词指来向,动词前面指去向。</p><p>7.由地理事物的动向定向。如左岸、右岸。顺河水流向,珠海在珠江口的右岸,深圳在珠江口的左岸。又如: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低压在左前。</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8.三维空间的方位表示。如中天、天顶、地平高度。某天体处于正南或正北方向叫中天,分上中天和下中天。由此计量出恒星日即某恒星连续两次上中天或下中天的时间间隔。我们立正时,头顶正对着的天球位置叫天顶。中纬度35°N附近,仰望九月苍穹,在天顶附近有天琴、天鹰等星座。结合地平方向,地平高度和近距,我们可以表达出空间任何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仰极高度等于地理纬度,在北京(40°N)仰望北极星的地平高度约40°。</p><p>更多地理知识经典汇编,尽在优学地理网!</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