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七年级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2023年七年级地理期末复习资料</strong></p><p><strong>一、地球与地图</strong></p><p>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球体。</p><p>2.地球的大小:</p><p>表面积约5.1亿km²</p><p>平均半径为2023km</p><p>最大周长为4万km</p><p>3.地图:</p><p>a.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p><p>b.方向:看指向标或经纬网。当指向标与经纬网都没有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p><p>c.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分类: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图像比例尺。</p><p><strong>二、经纬线和经纬度</strong></p><p>1.东经E 西经W 北纬N 南纬S</p><p>2.纬线呈圆圈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长度不等。指示东西方向。</p><p>3.经线呈半圆状又称子午线,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p><p>4.特殊的经纬线</p><p>赤道(0°纬线):南北半球分界线 ,最长的纬线‚20°W,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分东西半球。</p><p>ƒ0°经线是东西经起始点。</p><p><strong>三、地球的自转和公转</strong></p><p>1.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公转产生四季更替。</p><p>2.二分二至日(北半球)</p><p><strong>四、温度带</strong></p><p><strong></p><p></strong></p><p><strong>五、地形图</strong></p><p>1.海拔:地名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p><p>2.相对高度: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p><p>3.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p><p>4.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p><p>5.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p><p>6.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升高。</p><p>7.陡崖:等高线重叠。</p><p>8.鞍部:两座山峰之间的部分。</p><p><strong>六、大洲和大洋</strong></p><p>1.三分陆,七分海:海洋占71%,陆地占29%。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分布在西半球,南半球。南极为陆地四周围绕着海洋,北极为海洋,四周被陆地包围。</p><p>2.七大洲</p><p>3.按面积从大到小的排列: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p><p>4.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黑海、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p><p>5.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p><p>6.北美、南美分界线:巴拿马运河</p><p>7.欧、北美分界线:丹麦海峡</p><p>8.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p><p>9.亚、北美分界线:白令海峡</p><p>10.南美、南极分界线:德雷克海峡</p><p>11.太平洋: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p><p>12.大西洋:面积第二,外形呈S形</p><p>13.印度洋:面积第四,唯一一个全部都在东半球的大洋</p><p>14.北冰洋:面积最小,位置最北、气温最低、跨经度最广。</p><p><strong>七、海陆变迁</strong></p><p>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p><p>2.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p><p>3.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p><p>4.办款碰撞挤压,形成山脉</p><p><strong>八、天气与气候</strong></p><p>1.天气是指一个地区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短时间,时刻在变。</p><p>2.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天气平均状况</p><p>3.影响气候的因素:海陆因素、纬度因素、地形地势</p><p>4.热带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p><p>5.温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p><p>6.寒带气候:寒带气候。</p><p>7.地形气候:高原山地气候。</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