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20:48:51

09天河小学六年级语文能力竞赛初赛卷及答案 标签:广州小语赛

<p><strong>试题:</strong></p><p><strong>一、阅读文章,按要求完成题目(60分)</strong></p><p>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p><p>文/一路开花</p><p>这是我第五次在她的作业本上愤然留笔:“请用钢笔写字!”</p><p>她是班里的学生,念五年级。矮小,瘦弱,怯懦不堪。很多次,我真想在分发作业的同时,当着众人的面,狠狠地批评她,告诫她。但又怕,这一个小小的举措,会刺伤她敏感而又脆弱的心灵,因此,只好每每作罢,悄悄地在那篇被铅笔抹盖的纸页上,写下我要说的话。</p><p>她没有一次照做。一如既往地用铅笔打发着布置的作业。我不明白,为何在她文静纯真的背后,深藏着那么让人不可捉摸的倔强。</p><p>当我在她的作文本上再次写下那句老生常谈的话时,我决定,对她进行点名批评。于是,那个阳光遍洒的午后,便有了这样一个让人倍觉心酸的场景--我一面踱着步子解析优秀作文的词句,一面时不时地用余光安抚在角落里默默流泪的她。</p><p>她开始躲我,面色仓惶地,神行狼狈地,像春花躲秋风一般,硬生生地要远隔一整个炎炎夏季。譬如,我明明见她在那头的路口独自朝我迎来走来,却会在猛一个不经意的时刻里,恍然丢失了她的踪影;明明见她在球场呼哧呼哧地拍着篮球,却会在旁人寒暄过后的视野中,惟剩一个篮球在空荡荡的地方跳跃;明明见她在厕所的出口耷拉着脑袋洗手,却在惊鸿一瞥之后,再度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p><p>我并未从她的躲藏中找到一位老师该有的威严。相反,我内心有了一股悲咽的洪流,随她的日渐成熟的躲藏而越发奔腾,直至波澜壮阔。</p><p>黄昏后的校园里,多了几分静谧与清冷。我独自在窗明几净的走廊上散步,猜想到底该如何化解她心中的惊恐与不安。</p><p>透过窗帘间的缝隙,我能看到,她和她的同桌正喃喃地说些什么。那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家境颇为拮据,经学校减免过的学费都得拖上几个月才能勉强缴清。</p><p>我心怀期待地看着他们在空旷的教室里窃窃私语。真怕他们那片刻的嬉笑里,有我的名字。正当我预备推门而入时,一幅永生难忘的画面瞬间雕刻在了我的脑海里。</p><p>她满目感激地合起手中钢笔,微笑着说了声谢谢。他把书包摊开,接过那支破旧的钢笔,轻轻地将它搁置内里,那神色,如同手捧至宝一般。临行前,他略带豪情地说了一句:“放心吧,这次你是用钢笔写的,老师不会再批评你了!”</p><p>金色的余晖透过愈渐宽大的缝隙,丝丝缕缕地交织在他们脸上。在那一场童真的友谊里,我无法找到自己该切入的籍口,只得暗自逃离。第二天,在宽敞的办公桌上,我看到他俩紧紧挨在一起的作业。同样的本子,同样的笔色,同样的日期。</p><p>市里举办长途赛跑的时候,他奋不顾身的报了名。接着,他毫无悬念地成为了代表学校进市里参赛的选手。</p><p>五千米的路程,对于台下这帮稚气未退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场艰难的耐力战。他在人群中穿梭,呐喊,坚持不懈。我和看台上的老师们一起,情不自禁地为他加油,鼓掌欢呼。他如一支离弦的箭,在临近终点的时刻里,一发不可收拾。</p><p>惊人的一幕终于出现了。他愣愣地站在终点线附近的跑道上,看着后来的选手们牙关紧咬,奋力冲刺。人群中一片哗然。没有人明白,在冠军唾手可得的紧要关头,他为何选择了止步。</p><p>当有两人陆续冲过终点线后,他才狂喜高呼着奔向领奖台。毫无疑问,他受到了又是一场最严厉的批评。要知道,他所代表的一所学校,而不仅仅是一个人。他的无人可解的行为,已经漠然辜负了所有随行老师的希望。</p><p>那是我第一次对他怒吼斥责,我以为,他是想用特例独行的方式来博得众人的注视的目光。</p><p>“你明明能跑第一,你为什么要在终点前停下来?!你知不知道这是整个学校的荣誉?”我一遍遍地责问,让他顷刻间泪流满面。</p><p>“老师……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奖品都不是一支钢笔!我……我只要一支钢笔。这样,我的同桌就不会再烦恼,也不会因为用铅笔写作业而受到批评了……”他呜呜的悲鸣,尽诉了他在一路奔跑中所受的委屈。</p><p>我恍然觉察到自己的渺小与狼狈。面对这样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顿然心生余愧。</p><p>校门口的喜报栏上,赫然写着他的名字和所获的奖品。我见过,那是一支多么精致的,却又恸哭不止的金色钢笔啊!</p><p><strong>一、回答下列问题:</strong></p><p>1.本文题目是:(2分)</p><p>2.本文作者是:(2分)</p><p>3.本文出处是:(2分)</p><p>4.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基本内容。(4分)(-1,-1.5,-2,-2.5,-3,-3.5,-4)</p><p><strong>二、判断题。</strong></p><p>5.仔细读文章,判断下面题目是否符合文章意思,在字母上打“√”。(15分)</p><p>(1) “当我在她的作文本上再次写下那句老生常谈的话时,我决定,对她进行点名批评。”“再次”是第几次?(3分)</p><p>A.第三次B.第四次C.第五次D.第六次</p><p>(2)“她没有一次照做。一如既往地用铅笔打发着布置的作业。”“打发”的本意是(3分)</p><p>A.故意乱写B.马马虎虎地写C.认真地写D.派遣、支走、消磨、安排</p><p>(3)“她开始躲我,面色仓惶地,神行狼狈地,像春花躲秋风一般,硬生生地要远隔一整个炎炎夏季。”这个句子是什么句子?(3分)</p><p>A.比喻句B.拟人句C.比喻句拟人句D.夸张句</p><p>(4)文章的第五自然段语言组织结构非常明显。请选择正确的结构(3分)</p><p>A.总分总B.先总后分C. 先分后总 D.按时间顺序</p><p>(5)“你明明能跑第一,你为什么要在终点前停下来?!你知不知道这是整个学校的荣誉?”不符合这个句子的意思是(3分)</p><p>A.老师说这句话的意思是男孩子不爱学校。</p><p>B.老师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要为集体争荣誉。</p><p>C.老师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明明能争第一,却不争第一,是不爱学校的表现。</p><p>D.老师的意思是能跑第一,就跑第一。</p><p><strong>三、填空题。</strong></p><p>6.依据文章的意思,换词填空,意思与原文相同。(15分)</p><p>(1)我不明白,为何在她文静纯真的背后,深藏着那么让人()的倔强。</p><p>(2)临行前,他()地说了一句:“放心吧,这次你是用钢笔写的,老师不会再批评你了!”</p><p>(3)人群中一片哗然。没有人明白,在冠军( )的紧要关头,他为何选择了止步。</p><p>(4)我恍然觉察到自己的渺小与狼狈。面对这样一个()的孩子,顿然()。</p><p>华阳-柠檬茶G(202320231) 13:59:11</p><p>7.简答题。</p><p>(1)本文通过景物描写衬托出“我”心情的变化,请你举例加以说明。(5分)</p><p>(-1,-1.5,-2,-2.5,-3,-3.5,-4,-4.5,-5)</p><p>(2)文中有好几处描写了“她”的外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p><p>(-1,-1.5,-2,-2.5,-3,-3.5,-4,-4.5,-5)</p><p>(3)题目是《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你对题目怎样解释?(5分)</p><p>(-1,-1.5,-2,-2.5,-3,-3.5,-4,-4.5,-5)</p><p>(5)作者用了许多对比的手法来写这件事,你能举例加以说明吗?(5分)</p><p>(-1,-1.5,-2,-2.5,-3,-3.5,-4,-4.5,-5)</p><p><strong>二、写作(40分)</strong></p><p>题目:请以“向往”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不加纸)</p><p><strong>答案:</p><p></strong></p><p>一、阅读文章,按要求完成题目(60分)</p><p>一、回答下列问题:</p><p>1.本文题目是: 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2分)如果给了双引号扣1分。</p><p>2.本文作者是:一路开花(2分)如果加了“文/”扣1分。</p><p>3.本文出处是: 《南方日报》(2分)如果写了“转载……”或“原载”扣1分。</p><p>4.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1,-1.5,-2,-2.5,-3,-3.5,-4)</p><p>文章从教师的视角看到了一个自己本来就贫穷的小男孩为了帮助一个买不起钢笔的小女孩而故意跑第三名的故事,老师从中受到教育。</p><p>-1分的标准:无老师从中受到教育这句话(类似的话也算)扣一分。</p><p>-2分的标准:写了小男孩帮小女孩的故事,但是没有提到教师的视角和悔意或教育等内容,扣2分。</p><p>-3分的标准:只写了小男孩不得第一名的事情,未提及小女孩和老师扣3分。</p><p>-4分的标准:三个人物都没有出现,概括不出任何内容。</p><p>二、判断题。</p><p>5.仔细读文章,判断下面题目是否符合文章意思,在字母上打“√”。(15分)</p><p>(1)D.第六次(3分)</p><p>(2)D.派遣、支走、消磨、安排(3分)</p><p>(3)C.比喻句拟人句(3分)</p><p>(4)B.先总后分(3分)</p><p>(5)D.老师的意思是能跑第一,就跑第一。(3分)</p><p>三、填空题。</p><p>6.依据文章的意思,换词填空,意思与原文相同。(15分)</p><p>(1)(不可思议、莫名其妙、不堪设想)3分。答案不唯一(下同)</p><p>(2)(略带激情,略带感情,略带热情)3分</p><p>(3)(即将到手)3分</p><p>(4)(不懂世事)(心生愧疚)。6分</p><p>7.简答题。(请在扣分上打钩)。</p><p>(1)本文通过景物描写衬托出“我”心情的变化,请你举例加以说明。(5分)</p><p>答: 文章中的景物描写不少,但都和“我”的心情有关。比如:“那个阳光遍洒的午后,便有了这样一个让人倍觉心酸的场景--我一面踱着步子解析优秀作文的词句,一面时不时地用余光安抚在角落里默默流泪的她。”那个阳光遍洒的午后”,就是老师心情的写照,由于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她”用钢笔写字而不得的情况下,“我”决定点名批评她,但是看到她默默流泪的样子,我的心从“阳光明媚”突然变成“倍感心酸”起来。这种用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心理的写法,值得借鉴。</p><p>-1分:有阐述,有文段,但是没有总结,扣1分。</p><p>-2分:有阐述,有总结,意思表达清楚,没有文段的关键字。扣2分。</p><p>-3分:有阐述,没有总结,没有文段的关键字,意思表达不清楚,扣3分。</p><p>-4分:有阐述,不清晰,没有引用文段内容,扣4分。</p><p>-5分:回答不出来,或意思表达有误。扣5分。</p><p>(2)作者用了许多对比的手法来写这件事,你能举例加以说明吗?(5分)</p><p>答: 作者用了许多对比手法来描写,有人物对比,语言对比,动作对比,心理活动对比等方法来描绘这件事。比如:我和小男孩的对比,我对待“她”不用钢笔写字颇为不满,整天想批评她,甚至批评过她,但是没有去了解她不用钢笔的原因;而小男孩却用行动帮助“她”,比如借钢笔给她做作业,比赛得第三,赢钢笔送给“她”等,这些都是从作者的对比中得到助人为乐有着金子般的心的小男孩形象。所以说作者的这种对比方法来描写不失是一种好方法。</p><p>-1分:有阐述,没总结,扣1分。</p><p>-2分:有阐述,有总结,没有文段的具体内容,意思表达清楚,扣2分。</p><p>-3分:有阐述,没有总结,有文段的内容,但意思表达不清楚,扣3分。</p><p>-4分:有阐述,不清晰,扣4分。</p><p>-5分:回答不出来,或意思表达有误。扣5分。</p><p>(3)题目是《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你对题目怎样解释?(5分)</p><p>答:三个人物的描写都和钢笔有关,从而显现了小男孩那颗金子般的心,而老师对于批评那小女孩时的内疚和看到小男孩的帮助后的懊恼,也看出老师非常善良的一面,同样具有金子般的心肠。同时,大家都为钢笔而非常悲痛。老师的“悲咽”在于小女孩不听劝反而躲老师的举动让老师感觉威严扫地而“悲咽”。小女孩“默默流泪”,一直无奈家境贫寒,听到老师的批评非常痛苦和悲哀。小男孩被老师批评后的嚎啕大哭,流的全是委屈的泪水。因此这个题目突出了“恸哭”的字眼,表达出了全文的中心意思。虽然事后完满解决了问题,但是留下的却是心酸的故事。题目起得非常恰当。</p><p>-1分:有阐述,没总结,扣1分。</p><p>-2分:有阐述,有总结,意思表达清楚,没有文段的具体内容。扣2分。</p><p>-3分:有阐述,没有总结,有文段的内容,但意思表达不清楚,扣3分。</p><p>-4分:有阐述,不清晰,扣4分。</p><p>-5分:回答不出来,或意思表达有误。扣5分。</p><p>(4)读者的想法。(5分)</p><p>-1分:有阐述,没总结,扣1分。</p><p>-2分:有阐述,有总结,意思表达清楚,没有文段的具体内容。扣2分。</p><p>-3分:有阐述,没有总结,有文段的内容,但意思表达不清楚,扣3分。</p><p>-4分:有阐述,不清晰,扣4分。</p><p>-5分:回答不出来,或意思表达有误。扣5分。</p><p>二、作文批评价。</p><p>《向往》表达的是一种心向往之--心里想而努力去实现之。并没有成为一种现实。因此,作文可以写成想象作文也可以是记实作文。想象作文是一种虚幻,是一种现实中根本实现不了愿望,但是会去努力实现。记实作文是基于某个现状而发出的一种希望,希望有一天能变成现实,并为之奋斗。如白血病终有一天能治愈等。这又是一种话题作文,所以在写法上应该夹叙夹议。具体评价用“作文评价标准”去评判。</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09天河小学六年级语文能力竞赛初赛卷及答案 标签:广州小语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