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20:34:27

2023小升初语文试卷:小升初试卷(1) 标签:小升初初一衔接题

<p>第一部分阅读(50分)</p><p>(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题。(6分)</p><p>________________。要是拿牛跟他比,牛比他懒多了,有时躺在地上,抬头看天。要是拿狗跟他比,狗比他顽皮多了,有时到处乱跑,弄得主人四处去找寻。他从来不嫌烦()像牛那样躺着看天()也从来不贪玩()像狗那样到处乱跑()他安安静静地看电视,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赶走那些飞来的小雀,它们是来吃新结的稻穗的。他不吃饭,也不睡觉,就是坐下歇一歇也不肯,总是直挺挺的站在那里。</p><p>1、这段话描写的是一个什么对象,请结合最后一句话去作答。(1分)</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文中括号处应填怎样的标点符号?下列准确的一项是(1分)( )</p><p>A.,,,。B.,。,。</p><p>C.,;,。 D.,;,;</p><p>3、横线上的内容说明了这个对象的一大优点。下面正确的一项是(1分)( )</p><p>A.非常忠心B.非常尽责任</p><p>C.非常诚实D.非常勤劳</p><p>4、这段文字一共有六句话,若按意思把它们分成几个层次,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 )</p><p>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p><p>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p><p>5、文中有一个句子没有明写一种自然现象,人们却很容易从句子本身体会到这种现象,请找出这个句子,并说明那是什么自然现象。(2分)</p><p>(1)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自然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14题。(34分)</p><p>腊八粥</p><p>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p><p>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18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桑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全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p><p>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佛的--18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橱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14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p><p>我的母亲是2023年1月7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18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10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p><p>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________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妈妈们小时候的事</p><p>6)我没有说什么,只泣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泣然"什么意思?能再写几个带"然"字的形容词吗?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一种什么心态?)</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10、这篇文章共涉及"我"家____代人;写到的煮腊八粥的人有_________________。(3分)</p><p>11、从下面四句话中选择最适当的一句填入第5自然段的空格内(只写序号)。(2分)</p><p>A.姥姥,以后我们不煮腊八粥吃不行!</p><p>B.姥姥,以后我们每年不能不煮腊八粥吃。</p><p>C.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p><p>D.姥姥,难道我们以后不煮腊八粥吃了吗?</p><p>12、从组材的特点看,文章中写为纪念自己的母亲而煮腊八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p><p>13、这篇文章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文章通过这条线索把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三件事串连在一起。(4分)</p><p>14、全文一共有7个自然段,可分四部分。请在文中段末用"‖"标明,写出各部分小标题,并回答:课文哪部分详写?哪部分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6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9题。(10分)</p><p>耳朵</p><p>一天,我在车站等车。走进候车室,迎面一个青年引起我的注意。他正埋头读书,读得很着迷,人们来往走动,吵嚷,他全不在意。</p><p>这青年很一般,只是他的耳朵与众不同。那耳朵很独特,宽大厚实,光泽红润,嫩白透明,上面长着一层淡淡的茸毛,肉乎乎的;耳垂很长,像《三国演义》中的刘备,颇具福相。整个耳朵往前拢着,既像一个五彩大海螺,又像一扇金黄色的小瓢。从科学角度讲,这种形状的耳朵最聚音,最利于收听声音。</p><p>"好漂亮的耳朵!"我在心里想。只有这种最佳型的耳朵,才不枉占着耳朵的位置。我很羡慕那青年,羡慕他的耳朵。</p><p>车来了,人们骚动起来。那青年仍在潜心读书,毫无所动。我担心他误车,走上前说:"车来了,你坐哪一趟车?" 他像一座雕像,丝毫不动。我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终于抬起头来,莫名其妙地看着我,似乎有点不满。"车来了,你坐哪趟车?"我忙说,并向外指指。他眨眨眼晴,指指耳朵,摇摇头。他是聋子。我走出候车室,车已开走。</p><p>15、"既像一个五彩大海螺,又像一扇金黄色的小瓢。"从修辞上看,此句用了__________手法。(2分)</p><p>16、第二段中"这种形状的耳朵最聚音,最利于收听声音","这种形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p><p>17、第三段中"只有这种最佳型的耳朵,才不枉占着耳朵的位置","最佳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p><p>18、第二段末句"从科学角度讲,这种形状的耳朵最聚音,最利于收听声音"的主要表达效果是(2分)()</p><p>A.强调这耳朵的作用。</p><p>B.突出羡慕的心理。</p><p>C.与下文点明"聋子"形成强烈对照,突出小说主题。</p><p>D.指出科学依据,概括上文。</p><p>19、这篇小说所揭示的深刻意义是(2分)()</p><p>A.在现实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的人,未必就是有用的人才。</p><p>B.不能只追求外表美,更要做到心灵美。</p><p>C.做事要讲实际效果,不能只做表面文章。</p><p>D.干任何事情,不应当追求优越的条件。</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小升初语文试卷:小升初试卷(1) 标签:小升初初一衔接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