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20:18:06

成都大学全川首开“性专业”白岩松助阵 标签:小升初教育新闻

<p>全国第二四川第一 成都大学首开“性专业”</p><p>白岩松观点</p><p>用“爱”防“艾”。孩子们会拒绝谈论艾滋病,但谁会不愿意接受爱的教育呢?</p><p>性教育不等于生理常识的教育。青少年在生理常识方面并不落伍,但却缺乏爱的教育。</p><p>应将爱的教育分为爱的常识、安全、心理、价值的教育,其中心理最为重要。</p><p>昨日上午,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内,四川省首届性教育辅修师范专业开班仪式在这里举行,继首都师范大学之后,成都大学成为全国第二个、四川省第一个开设性教育辅修专业的大学。“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形象大使、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到场助阵,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能把性教育课上成生理卫生课,要把性的教育转变为爱的教育。”</p><p>首批30名学生选定</p><p>修完11门课程发结业证</p><p>在“青艾工程”的资助下,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在川内高校首次开办性教育辅修专业,首次将性生理解剖学、性规范、性美学等性教育专业必修的11门课程,带入成都大学生课堂内。学生修完全部课程后为他们颁发该专业的结业证。目的是将性教育知识,普及到更多的青少年和他们的家庭。</p><p>昨日首批30名学生已被选定。课程开设之初,学院还担心没有学生前来报读,没想到报名的人还不少。“亚洲性教育文化首席专家”胡珍教授,以及“青艾工程”负责人,期望这30名学生今后肩负起四川首批性教育老师的使命。</p><p>“我们的教学重点放在中小学生的性教育。”成都大学法学老师邓陕峡介绍,该校开设性教育的科目,重点在中学生的性教育方面,“跟中小学生讲‘性’,不论在授课方法还是授课语言上,都是需要一定技巧的。”</p><p>白岩松从玉树赶来</p><p>建议用“爱”替代“艾”</p><p>“在教室外面围观的同学,注意不要拥挤。”原本只是30名首批师范专业的学生参加开班典礼,不足30平方米的教室,竟挤进了近200名学生。他们一是赶来听课,另一个也为目睹白岩松大使的风采。</p><p>昨日的白岩松,身穿白色T恤,佩戴“青艾工程”徽记,赶到教室时,同学们丝毫不掩饰激动心情,纷纷拿出相机手机拍照,当起了粉丝,甚至还有人微博直播白岩松的讲话。</p><p>“我刚从玉树赶过来,祝贺并希望你们将来可以成为爱的教育的老师。”作为“青艾工程”的形象大使,白岩松认为应该用“爱”防“艾”,显得更温和。“孩子们会拒绝谈论艾滋病,但谁会不愿意接受爱的教育呢?”</p><p>学生们用掌声表明了对这一观点的认同。</p><p>“不能把性教育课上成生理卫生课。”白岩松认为,由于目前青少年了解性信息的渠道较多,对“性”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没必要完全讲授生理卫生知识,而应该把“性”当作“爱”来进行教授。</p><p>白岩松把“爱的教育”分为了四个阶段,爱的常识、爱的安全、爱的心理、爱的价值。“其中爱的安全和爱的心理在爱的教育中分量是最大的。”了解了爱的常识、学会了爱的安全和爱的心理,最后体现到爱的价值,“可以不只是这个专业学生,呼吁更多的志愿者参加到爱的教育中来。”</p><p>“希望明年再来的时候,这个专业不再是30人,而是300人,甚至更多。”白岩松表示,性教育专业的开班,不只是性教育的开始,而是真正改变的开始。</p><p>好奇与前程并重</p><p>学生认为“技多不压身”</p><p>“我辅修性教育,主要是对这块儿挺好奇的。”成都大学师范学院09级数学教育班的万巍大方地告诉记者,因为以前从来没有上过这方面的课程,也没有人教过自己,对这块“禁地”一直感觉很好奇。“学这门课程,不但对我们自己的生理心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以后我教学生也很有帮助。”</p><p>“技多不压身嘛!”该校09级现代教育技术班的杨小铼选择辅修这门课主要是为以后找工作增加筹码。“我们是专科学生,在学历上没有优势,但是,这门课在国内还属于比较领先的,也许能够增加我的就业筹码。”他说。。”</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成都大学全川首开“性专业”白岩松助阵 标签:小升初教育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