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必备语文知识: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三) 标签:小升初练习题
<p>【三】</p><p>·《春秋》三传:《谷梁传》、《公羊传》、《左传》</p><p>·“三曹”、“三苏”:曹操、曹丕、曹植、曹丕;苏洵、苏轼、苏辙</p><p>·杜甫的代表作品“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p><p>·冯梦龙的“三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p><p>·清朝散文大派“桐城派”的三个代表人物:方苞、姚鼐、刘大櫆</p><p>·三坟五典:古书名。伏羲、神农、黄帝的书为“三坟”;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的书为“五典”。</p><p>·三代:夏、商、周</p><p>·三王:伏羲、遂人、神农</p><p>·三军:中军、上军、下军,或中军、左军、右军。中军为三军统帅</p><p>·三春:春季的三个月,分孟春、仲春、季春。(夏、秋、冬照此类推)</p><p>·三牲:祭祀用的牛、羊、猪。(后来也用鸡、鱼、猪)</p><p>·三甲:科举名。始于宋代,殿试分三甲,一甲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二、三甲第一名叫传胪。明清时期相沿,一甲限三人,二甲称“赐进士出身”。三甲称“赐同进士出身”。</p><p>·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也叫“五伦”,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关系。</p><p>·三从四德:古代奴役妇女的精神枷锁。“三从”指幼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女容、妇功。</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