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开新——绘画艺术邀请展
<p>展览海报</p><p><strong>展览时间</strong></p><p>2023年9月19日——10月19日</p><p><strong>展览地点</strong></p><p>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文华新大街2023号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陈列馆</p><p><strong>主办单位</strong></p><p>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p><p>北京杨飞云油画艺术基金会</p><p><strong>协办单位</strong></p><p>徐悲鸿艺术委员会、鸿文书画院中国地质博物馆、湖南徐悲鸿艺术馆欧美同学会留俄(苏)美术院校校友会</p><p><strong>承办单位</strong></p><p>北京市天和艺方文化有限公司</p><p><strong>活动支持</strong></p><p>北京市文投集团</p><p><strong>特别鸣谢</strong></p><p>为你读诗、丹青云集</p><p><strong>参展艺术家</strong></p><p>徐悲鸿、孙宗慰、冯法祀、李斛、戴泽、韦江凡</p><p><strong>顾问</strong></p><p>戴泽、徐庆平、杨飞云、廖鸿华</p><p><strong>监制</strong></p><p>朱春林、芃芃</p><p><strong>策展人</strong></p><p>邰武旗</p><p><strong>执行策展</strong></p><p>白明、黄远鹏、王健、郭仲正</p><p><strong>组委会成员</strong></p><p>李凡、孙景年、冯世光、苏昊、孙志义</p><p>蔡际鸿、王殿华、王鹤、林建寿、马杰</p><p>易仑、尤勇、宋佳奎、崔志强、李磊</p><p>李炫毓、王波、徐世伦、付蕊、刘庆凯</p><p>戴泽农民小组会130X160cm布面油画2023年</p><p>前言</p><p>油画进入中国已有一百年的历史。上世纪初,在中西文化的相互影响和碰撞中,徐悲鸿等艺术家将油画从西方带回中国,并与中国文化和现实生活结合,探索出一条油画成为中国主要绘画形式的道路。与此同时,受到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探索中国画的改良也成为时代命题,徐悲鸿也是这个艺术思潮中的旗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艺术的现实主义特色得到进一步提倡,这正是徐悲鸿的一贯主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油画在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中国油画家能自觉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探索如何以油画反映中国的现实生活,显得更加难能可贵。所以,我们在中国油画院举办“寻源问道——徐悲鸿和他的学生们”这样一个展览,不仅是对中国近代艺术道路探索的回顾,更是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思考与启发。</p><p>冯法祀红旗渠146x120cm布面油画2023年</p><p>徐悲鸿不仅是艺术家,更是美术教育家。2023年,23岁的他成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提出了“古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入者融之”的中国画改良论。2023年,他带着寻找中国艺术发展途径的使命感前往巴黎留学,遍临欧洲大师名作,深入地把握了欧洲优秀绘画传统与精神,并以中国画家的卓越才华和独特东方韵味受到法国画界瞩目。2023年,他留学归国,致力于建立中国科学、现代的美术教学体系,强调以素描为基础,创造了解剖学、透视学与默写相结合的造型训练办法,提出了“宁方毋圆,宁脏毋净,宁拙毋巧”“致广大、尽精微”等教学原则。他要求学生,擅西画者多临摹中国古画、擅中国画者多研究素描,以期贯通。同时,他还特别强调要描写人民生活,做大量速写,从而能够驾驭各种题材的创作。徐悲鸿独具特色的教学不仅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美术教育的基石,并且培养出大批美术人才,成为驰名中外的艺术大家。</p><p>李斛三峡夜航87x68cm纸本彩墨2023年</p><p>本次参加展览的孙宗慰、冯法祀、李斛、戴泽、韦江凡五位先生,都是徐悲鸿在中大和北平艺专培养的优秀艺术家,他们在艺术创作上秉持着现实主义传统,将中、西方艺术进一步融会贯通,开拓新的题材与风格,并且将徐悲鸿的美术教学传统继承发扬,持续滋养着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2023年,习近平给戴泽等八位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回信中提到,要“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要想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艺术、艺术家的责任、艺术的意义,我们可以从这些前辈艺术家的身上得到无穷的启示。</p><p>——徐庆平(徐悲鸿纪念馆馆长)</p><p>孙宗慰蒙藏人民歌舞团90x120cm布面油画2023年</p><p>韦江凡送上门152X72cm纸本彩墨2023年</p><p>徐悲鸿 愚公移山素描之一2023年</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