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7:18:25

花钱中的道德修养

<p><span>图1 宋元时期清白传家花钱</span></p><p>道德修养对人具有着强大的教化作用,在书法、字画、碑刻等各方面都有着广泛的传播。但是,很多人都疏忽了道德修养广泛传播的另外一个工具,即花钱。</p><p>图2 积善之家大型龙凤花钱</p><p>图3 天心孝感状元及第花钱</p><p>图4 和睦乡党务本农桑花钱</p><p>图5 孔孟遗风敬惜字纸花钱</p><p>图6 百岁壮容修身养道花钱</p><p>图7 一心好善五代同堂花钱</p><p>图8 德重滋身花钱</p><p>图9 正国齐家福禄双全花钱</p><p>图11 存忠孝心行仁义事花钱</p><p>图10 正大光明背图案花钱</p><p>图12 非礼勿动非礼勿言花钱</p><p>如图1是宋元时期清白传家花钱,花钱正面是“清白传家”四字篆书,强调君子应当保持清廉洁白的道德修养,要求后人清正廉洁。</p><p>如图2是积善之家大型龙凤花钱,正面是“积善余庆”四字铭文,善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与人为善、积善成德蕴含中华传统道德之美。</p><p>如图3是天心孝感状元及第花钱,正面是“天心孝感”四字,背面是“状元及第”四字,着重强调孝道。</p><p>如图4是和睦乡党务本农桑花钱,花钱正面是“和睦乡党”四字。和睦乡党务本农桑花钱传达的是做人朴实的生活态度以及勤勤恳恳的生活作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是在鼓励人们修身养性,保持勤俭的德行。</p><p>如图5是孔孟遗风敬惜字纸花钱,花钱正面是“孔孟遗风”四字,背面是“敬惜字纸”四字,“孔孟遗风”是良好品德,“敬惜字纸”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良好美德,代表古人敬重文化的思想。</p><p>图6是百岁壮容修身养道花钱,清代,花钱背面是“修身养道”四字。</p><p>图7是一心好善五代同堂花钱,民国,花钱正面是“一心好善”四字。</p><p>图8是德重滋身花钱,清代,花钱正面书“德重滋身”等字。</p><p>图9是正国齐家福禄双全花钱,民国,花钱正面是“正国齐家”四字。</p><p>图10是正大光明背图案花钱,民国,花钱正面是“正大光明”四字。</p><p>图11是存忠孝心行仁义事花钱,清代,正面书“存忠孝心”,反面书“行仁义事”。</p><p>图12是非礼勿动非礼勿言花钱,清代,正面是“非礼勿动”,反面是“非礼勿言”。</p><p>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其精华部分,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在花钱中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它警示我们在继承与发展中华传统美德时,要注意择取。</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花钱中的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