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美术下册《奇妙的爬行》教案
<p>一年级美术下册《奇妙的爬行》教案</p><p>教材分析:</p><p>本课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爬行动物的特点,体会其美感,能够大胆想象、创作,并充满画面作画。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细微之间蕴涵的美,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作画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勇于探究的精神。</p><p>教学内容与目标:</p><p>(1)显性内容与目标:A.观察、分析生活中爬行动物的特点并体会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B.了解爬行动物特点,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C.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2)隐性内容与目标:A.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B.培养学生细致认真、大胆作画的习惯。C.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勇于探究的精神。</p><p>教学重点与难点:</p><p>(1)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习性,并发挥自己的现象能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2)难点: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表现,并充满画面。</p><p>学习材料:</p><p>关于奇妙的微观世界的音像、图片小动物(小昆虫)的标本,动画、作业纸。</p><p>课时:1课时</p><p>教学过程:</p><p>1.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有关爬行动物的资料、图片。</p><p>2.观察、回忆不同种类爬行动物的外形特点。</p><p>欣赏爬虫及爬行动物的录像或图片以及教材中的内容。</p><p>思考:</p><p>①你认识这些爬行动物吗?</p><p>②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长得什么样子吗?</p><p>③它们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美感?</p><p>④你能把你看到的爬行动物画下来吗?</p><p>3.接龙游戏:各小组将你们观察到的爬行动物的外貌特点画在黑板或纸上,比一比哪个组画得又大又美。</p><p>4.如果你是一只小爬虫,你会爬到什么地方呢?怎么样爬才能到达目的地呢?</p><p>(1)教师出示树叶、木头、石块等模型,请学生描述或表演爬行的情景动作。</p><p>(2)启发学生谈一谈爬行动物们还会碰到什么有趣的现象。</p><p>5.作业要求:</p><p>每组设计爬行动物的头饰或服装以及爬行的背景,可以用彩纸、报纸、彩笔等多种材料进行绘制、剪贴制作,比一比谁画的爬行动物又大又美,设计的旅行又奇妙又有趣,最后表演《爬虫一家的奇妙之旅》。</p><p>6.分工合作:</p><p>小组讨论:谁画头饰、谁画背景?每个人如何分工?</p><p>7.小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p><p>8.课后小结:</p><p>(1)以小组为单位表演,给同学们介绍奇妙的爬行。</p><p>(2)学生自评、互评。</p><p>(3)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今后你还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p><p>9.课后拓展: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爬行动物,看一看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将它们写生下来。</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