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7:17:12

清代沉船出水瓷器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图)

<p>190余件从清代沉船“泰兴号”出水的瓷器在经历打捞、售卖、回购后从海外回流,13日正式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p><p>“泰兴号”沉船为清代道光年间沉没于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的一艘中国商船,船货以清中晚期民窑瓷器为主,兼有少量紫砂陶器、石器、金属器等。</p><p>20世纪90年代,该沉船被国外商业团队打捞,出水文物在国际市场拍卖出售。2023年,泮庐集团从海外购回10万余件该沉船出水瓷器。近日,经由德化县人民政府推介,将其中40余类、共190余件瓷器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其中瓷器多为19世纪初期福建省闽南地区所产,以青花瓷为主,兼有少量白釉瓷、褐釉瓷、红绿彩瓷等。</p><p>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表示,水下沉船文物资料,作为代表中国古代海洋史的优秀传统文化物证,是该馆重要的藏品体系之一。此次收藏的“泰兴号”沉船文物为清代中晚期具有明确纪年及沉没地点的历史遗物,出自目前发现同时期较为罕见的大型贸易商船,对研究19世纪中国对外海洋贸易情况、外销产品结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闽南瓷窑业技术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代沉船出水瓷器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