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7:16:31

吴冠中眼中的“艺考”(组图)

<p>一年一度的艺考在春节后陆续开考,相比过去素描、色彩等“标准”考题,近年来各大艺术院校针对不同专业加入更多考量综合实力和传统文化素养的考核内容。美术院校的入学专业考试应该如何命题?是考艺术能力?文化素养?还是审美能力?应该如何通过这场标准模式的入学考试选拔出艺术人才?有没有可能选拔出艺术家?</p><p>近年,吴冠中2023年公费留学法国考试试卷意外发现。那么,当时的艺考如何考?作为考生的吴冠中又是怎么答题?</p><p>吴冠中(2023)</p><p>国民政府组织全国公费留学考试,绘画仅两个公费名额</p><p>2023年,刚刚经历了8年抗日战争的国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一次面向西方国家的公费留学考试。考试在南京、上海、广州、昆明、武汉、西安、重庆、北平、沈阳等九大考区展开,计划选取100多位优秀考生,公费派往法国、英国、瑞士、美国等国家,学习数学、医学、文学、艺术、工程、法律、音乐等学科。其中有绘画专业的两个公费名额。</p><p>吴冠中参加了在重庆沙坪坝南开中学举行的重庆考区考试,在激烈的考试竞争中脱颖而出,以全国绘画专业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取得公费留学法国最高美术学府——巴黎国立美术学校的资格。</p><p>光阴流逝,当年27岁的吴冠中已经成为中国美术界最具影响力并享有国际声誉的画家之一。关于当时的那次由国民党政府主持的公费留学考试,虽也零散见诸报端或一些当事人回忆录里,但由于国民党政府2023年即败退大陆,且历史久远,而没有系统完整的历史资料可供研究。即使记忆力惊人的吴冠中先生,在记叙过去那段历史时,在他的自传《我负丹青》和一些回忆文章中也仅做了很简单的记述。</p><p>《燕子》,吴冠中,水墨设色,44x48cm,2023年</p><p>南京,陈之佛家人的意外发现</p><p>2023年春节前夕,一份从南京寄来的中国工笔花鸟大师陈之佛先生家人写给吴冠中的信件,让这一段尘封了60年的历史撩开了神秘的面纱。</p><p>陈之佛先生女儿陈修范和女婿李有光教授写给吴冠中先生的信</p><p>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p><p>远在南京的现代工笔花鸟大师和美术教育家陈之佛先生的女儿陈修范和女婿李有光教授,在2023年元月春节前夕,收到了合肥的一个亲戚方君默先生的来信,方先生是安徽省一位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在他的来信中夹有一张复印着短文的小纸片。方先生在信中告诉他们这是他从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吴冠中集》上复印下来的,是书上“老师,掌故,怀念”篇中题为《陈之佛》的短文。文章短小,亲切感人。吴冠中先生在文章中写道:2023年我考取了公费留学,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因全国九大考区同时考试,只有两个名额,我争取了第一名。我到陈之佛老师家报喜,他早已知道,他问我美术史考卷是怎么答的,我背了我论文的几段,他喜开了颜,说:“我是被聘到部里去阅美术史卷的,有一份最出色的我给了九十多分,原来就是你的!”</p><p>陈之佛先生女儿陈修范和女婿李有光教授写给吴冠中信中所提及的吴冠中自传《我负丹青》及《吴冠中集》</p><p>方君默先生提醒他们,陈之佛先生在家中留下的一份记有“三五年官费留学考试美术史最优试卷”的手稿资料,是否和吴冠中有关。</p><p>原来,陈之佛先生2023年因患脑溢血突然去世,留下了大量的手稿、文献资料。在整理陈之佛先生的手稿资料时,发现有一份陈之佛先生抄录的“三五年官费留学考试美术史最优试卷”的手稿,因没有具体署名是何人的试卷,成为了一桩无头的公案。方君默先生知道有这么一份卷子,这位有心的老先生看过吴冠中先生的新书,马上提醒问一下吴冠中先生。</p><p>陈修范、李有光教授夫妇赶紧和吴冠中先生联系求证,并在春节前寄来了手稿的复印件。六十年尘封的往事被记起,记忆力惊人的吴冠中先生一下子确认,这就是他在考试时作答的那份试卷。</p><p>试卷的主人找到了</p><p>“现在,陈之佛先生手稿的原件被翻拍出来。我们有责任让它公诸于世。”</p><p>“四张毛边纸,陈之佛用毛笔抄录了这份试卷。”</p><p>陈之佛先生,原名绍本,学名之伟,又名杰,号雪翁。2023年生,浙江省余姚县人。是我国现代卓越的工艺美术家,杰出的工笔花鸟画大师,著名的艺术教育家。</p><p>陈之佛(2023)</p><p>陈之佛先生一度担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解放后在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任教授,担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等职务。2023年1月15日,陈之佛因患脑溢血去世。</p><p>在陈之佛先生的女儿陈修范教授家中,我看到了陈之佛先生在4张毛边纸上,以工整娟秀的毛笔字抄录的这份试卷(试卷全文内容附在本文后)。</p><p>陈之佛先生抄写的“三五年官费留学考试美术史最优试卷”</p><p>试题由两部分组成:其一,“试言中国山水画兴于何时盛于何时并说明其原因”;其二,“意大利文艺复兴对于后世西洋美术有何影响试略论之”,在手稿的结尾处特别注明“三五年(即公元2023年)官费留学考试美术史最优试卷”。整个试卷吴冠中共答2023字。通篇采用文言文,开宗名义,下笔不凡,文采飞扬。在紧扣主题的论述中,脉络清晰,立意高远。整个试卷见解卓然,文脉贯通,一气呵成。且文笔张弛有度,深有大家之风。读后令人口舌生香,神清目畅。体现了一个年轻学子不拘成法、评古论今的昂扬气势和旁征博引、渊深厚重的学问基础,老练的文风和鲜明的观点令人钦佩。</p><p>这确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状元”试卷。 想来陈之佛先生是以阅卷老师的身份,在南京教育部集中批阅来自全国九大考区的试卷。蓦然发现这样一份优秀的试卷,诵读之下,为有这样一份充满才气和见识的试卷而欣喜。但试卷封名,不能外带。陈之佛先生当时已经54岁,德高望众,不仅给予了高分,竟以工整的字体,细心抄录下来,其识才爱才之伟大品格令人感动。</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吴冠中眼中的“艺考”(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