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7:14:51

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变一变》2课时教案

<p>课 时:2课时</p><p>课 型:造型表现</p><p>课标分析:</p><p>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确定本课为造型表现领域,标准指出让学生运用各种不同媒材等的造型元素,表现所感所想,了解绘画的基本原理,学习绘画的特殊效果,欣赏优秀作品中的线条的运用巧妙之处,并作简单评述。</p><p>学情分析:</p><p>因为这课兼具手工制作与平面设计的元素,而学生在幼儿园和低年级已经较多的接触手工制作,对于此较为熟悉也很热爱,但是平面设计还是第一次涉及,简单的方法渗透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总之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本课能轻松愉快的学习。</p><p>教材分析:</p><p>本课的教材主要是呈现了一种对画面分割再组合的技法,让学生感受美术的不同形式美,课本范作表现的方法比较单一,仅仅是水平和垂直的分割,在拓展阶段是让学生感受分割的美后用夸张的方法描绘一幅画,寻求不同的表现方法,</p><p>教学目标:</p><p>1、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分割组合的方法,产生变形的画面效果。</p><p>2、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割纸、粘贴组合的技巧。</p><p>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使用美工刀或剪刀)</p><p>教学重点:</p><p>学习将图片,切成长条后排列,产生变形的效果。</p><p>教学难点:</p><p>割纸、粘贴组合技巧的应用。</p><p>教具学具:图片(人物、动物、风景都可以,最好是彩图)、美工刀、直尺、垫板、胶水、图画本、卡纸、剪刀、铅笔</p><p>教学过程:</p><p>一、组织教学:提前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不同类型的图片或照片,以及制作所需的工具,讲课前让学生把工具和材料放在课桌的左上角,强调安全问题。</p><p>二、讲授新课:</p><p>(一)引导阶段</p><p>1、出现范例:两张相同图片,其中一张是经过处理产生变形效果的。激发创作变一变欲望</p><p>2、引导学生自学技法点击:</p><p>利用教科书中的“技法点击”培养学生自学意识。</p><p>3、请学生介绍操作方法。</p><p>板书:制作要点——分割:直线 组合:直线等距</p><p>4、提出问题:还有其它的分割、组合的方法吗?</p><p>5、教师根据学生的设想边小结边出示范例</p><p>制作要点:分割:直线、曲线……</p><p>组合:直线等距,直线不等距、曲线排列……</p><p>(二)发展阶段</p><p>师:怎样来实现我们的设想呢?</p><p>1、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操作难点和要点,讲解演示操作的方法</p><p>分割:先用铅笔画出裁剪线。另曲线分割必须先用硬纸皮做一把特殊的尺子,再画线;用尺子对准线,左手压实,右手持刀裁剪。(也可用剪刀剪出)</p><p>组合:在底纸上,标出粘贴的位置;将裁剪好的纸条,排列起来达到满意的效果后,粘贴完成。</p><p>2、作业要求:把图片切成长条排列粘贴,产生变形的效果。</p><p>A、使用工具刀注意安全。</p><p>B、要求切割平整、排列组合有新意。</p><p>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p><p>四、课后拓展:</p><p>1、将制作好的作品挂在自己的书桌上。</p><p>2、探索更多的组合方式。</p><p>3、制作小书签。</p><p>设计板书: 变一变</p><p>画图 切割 排列 粘贴</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变一变》2课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