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7:13:29

五年级下册《同一幅画》学案湘教版

<p>五年级下册《同一幅画》学案湘教版</p><p>第二课 同一幅画</p><p>教学目标:</p><p>1、了解色彩语言的丰富性,认识色谱,学习调色与涂色的方法。</p><p>2、能准确地认识色、调色和涂色,个体完成涂色练习并参与集体组合成画的活动。</p><p>3、能表现出对世界名画的欣赏、临摹与组合的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成功的快乐、富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集体协作的精神。</p><p>教具准备: 水粉颜料、水彩笔、毛笔,调色盘,小水杯、挂图、课件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p><p>一.欣赏导入</p><p>课件欣赏荷兰画家凡高的代表作品。</p><p>引导提问:你见过这些画吗?特别是最后这一幅《修路工人》,也就是课本所展示的是同一幅画,你们的感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学生组内交流、讨论。认识色彩是绘画的语言,色彩是相同的。(附:可简介下凡高生平及作品风格)</p><p>二. 探索思考</p><p>1、引导思考:这幅画主要有那些颜色?</p><p>学生观察与识色</p><p>教师提问与引导</p><p>2探索调色方法:这些颜色是怎样调配出来的呢?</p><p>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注意要做到切实的交流探讨。</p><p>三.探索体验</p><p>1、根据教材的提示,用大红和柠檬黄进行调和,把产生的橙色与同桌的比一比,色彩效果是否一样?为什么?</p><p>教师演示重点小结:两种颜色相调和,颜色分量的不同使得色彩效果产生变化。一般朝分量多的颜色方面倾斜,所以调色时应该能判断看准色彩的倾向性。</p><p>2、在一种颜色中调入黑色或白色,看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p><p>教师演示小结:通过这一个办法可以让色彩发生明度变化,又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这样就可以调出许多颜色丰富的层次了。</p><p>3、出示教材右页马赛克效果的《修路工人》画中取一方格(G5),这一格是有24个小块组成的,将它们分解开,与色谱中的颜色对号入座。(学生也可参与部分)</p><p>4、任意找一种《修路工人》这幅画的颜色,尝试调配一下,是否很接近?(注意保留这个练习作品,等下可以作为抽取作业内容的入场卷哦?)</p><p>四.分工合作</p><p>1我们可以将这幅画分解成许多小色块,近看这些颜色,但远一点或眯眼看,画面就清晰地呈现出来了。将横排的A-J与竖排的1-5交叉组成编号,全班每个同学画其中的一部分(按照刚才的练习作业抽取作业位置的编号)。</p><p>2、临摹涂色。按照小格的颜色来调色、涂色、注意不能出格,相同的颜色可以一次涂完再换蘸颜色。</p><p>提出要求,巡回指导。</p><p>五.组合展示</p><p>让完成作业的学生按照底纸上的格子,找准坐标贴上自己的那部分作品。</p><p>2.引导学生眯眼睛看看,欣赏评全班同学集体组合画出的作品。</p><p>六.教学拓展:</p><p>色彩是绘画的语言,也就象文学语言运用的艺术一样,色彩语言的调配也需要认真的研究与探索,今天你有收获了吗?</p><p>第二课时</p><p>教学过程:</p><p>一、感受体验,游戏导入</p><p>1、 大家猜猜看</p><p>出事《星月夜》的黑夜局部图,请学生猜猜看可能是什么,再逐渐补齐局部图,最后呈现完整的《星月夜》图。</p><p>2、 出示现实生活中的月亮与《星月夜》局部中的月亮,请学生议论说一说有什么不一样?</p><p>教师小结:与现实的月亮相比,《星月夜》中的月亮一笔一笔非常清晰,有很强的笔触感。</p><p>3、 导入同一幅画——笔触表现</p><p>二、互动讨论,方法探究</p><p>1、教师示范,对比感受笔触。</p><p>教师运用排列的线条画出一棵树的树冠。</p><p>出出示用平涂法画的树冠,与之对比,有什么不一样?</p><p>2、出示一组不同笔触画得树丛,对比分析。</p><p>笔触的运用可不止这一种方法,一起看看还有哪些?(排、点、摆)</p><p>3、 小训练:试一试用刚学的方法,画一朵云或临摹《星月夜》的月亮。 反馈尝试练习,互动:用了什么笔触?画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情绪?</p><p>教师指导:A、用钢笔绘画时要注意线条的排列和组合,不可过于凌乱;B、用水粉绘画时要注意用色与用水的多少,水分要适中,这样才能更好的表现画面强烈的笔触;C、不管用哪种方式,笔触都要肯定、明确。</p><p>小结:运用排、点、摆的方法,不仅使得树具有立体感,还能表达作者的情绪。</p><p>4、 欣赏《星月夜》,体会笔触与情绪的表达</p><p>讨论:画家把云层、星星、数目画成了什么样子?是怎样用笔的?</p><p>小结:碧蓝的天空充满了漩涡的云,星星一轮一轮的笔触在闪耀;树木用了波浪线,好像在生长一样。</p><p>5、 出示莫奈的《日出.印象》、毕沙罗的《林荫大道》,提问:这两幅作品中用了哪些表现笔触的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不同的笔触能表达不同的情感。</p><p>6、 小结:有的用刷、摆的方法表现朦胧宁静的天空及日出时波浪不兴的湖面,表达内心的祥和;有的用点的方法表现树木上阳光的闪耀,也表达出欢愉的心情。针对不同的景色画家的处理方法不一样,所以效果也各不相同。</p><p>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p><p>1、构思一个表达自己心境的场景,选择《星月夜》的一个局部,选取合适的色彩和喜欢的笔触,体验大师的手笔。</p><p>2、巡回指导,及时表扬大胆绘画笔触感强的同学。</p><p>四、作业展评</p><p>五、教学拓展</p><p>出示国画作品,引导发现中国画的用笔。</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年级下册《同一幅画》学案湘教版